亲密抑或疏离-独生80后及父母复杂情感.doc

亲密抑或疏离-独生80后及父母复杂情感.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密抑或疏离-独生80后及父母复杂情感

亲密抑或疏离:独生80后及父母复杂情感“有没有人像我一样,明明很心疼妈妈却总是跟她吵架?”由全球热门排行榜微博发布的这句话,20多字,被转发1.2万多次,评论大多是“举手”“我也是”这般字眼,感同身受之情跃然纸上。 在成年独生子女与空巢父母之间,有这样一种“天伦之痒”正在悄悄发生。 在我国,独生子女人口已超过1亿。“独生子女家庭所具有的三口之家的特征使得走上社会的青年独生子女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突出。”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风笑天如此表示。 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是时空压缩了的社会,穿越时代般的差异;也是彼此唯一的现实,羁绊日益加深,距离却被迫拉近,就像两块不同形状的木板,不得不捆绑到一起,挣扎与碰撞由此产生。 断裂社会中的两代人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独生子女成长的这30年间,中国变化可谓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改革开放让社会充满着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精神与物质的攻守起伏,时至今日,身处国家的不同地方,几乎可能造就身处不同的时代,差异巨大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在同一时空内相互作用——社会学者孙立平称之为“断裂社会”。 直到去省城上大学,湖北男孩曹勇才第一次知道什么是肯德基、麦当劳。18岁以前,他只做了一件事:念书。家里没有电视,县城没有洋快餐,在大学同学眼里,他是农家男孩的典型:不会电游,见女孩脸红,眼镜片很厚,身上穿的都是假名牌。 曹勇用了10年时间来消除身上的乡村气息。如今, 他在上海的写字楼里开着空调在电脑前工作,父亲则仍在烈日下躬向土地劳作;深夜,他疲乏得睡倒在卫生间的浴缸里时,父亲则打着手电筒,出门转向山坡上的木头厕所;每次过年,当他从号称“魔都”的金融中心,回到父母生活的中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感觉都像穿越到另一个世界。 当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时,横亘在50后、60后父母与80后、90后独生子女之间的时代鸿沟,可能达到300年。“独生子女和父母交流思想的难度,基本等于一个美国普通青年和独立战争时代的先人交流。”一位网友评论说。 江西女孩李学尔,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北京一所大学做行政工作。3年后,她生了个儿子,小两口要上班没有精力看护,想请保姆又嫌成本太高,便邀父母来京照顾。没想到,从那之后,每日必上演的“肥皂剧”便是她和妈妈争吵。 最近一次,缘于亲戚来访时如何安排睡觉的小事儿。 妈妈说,老家有个习惯,在别人家,夫妻不能睡在一间房,会给主人家带来厄运,为了说明这个祖训的正确,还特别举例:“你看,你那个舅妈就得病了吧?”李学尔不以为然,说这完全是巧合。 说不动女儿,妈妈便撂下气话:“我不管了!以后出事了,别说我没有提醒你!” 思想上的鸿沟,大多反映在类似的生活小事上:50后、60后父母接受到的祖训是,不能分梨吃,筷子不能插在饭上,食物不能倒进厕所,右眼皮跳会有灾。更加会引起争端的,则是关于生活方式上,如:坐月子不能洗头、不能吃生冷食物、小孩子就是要多吃多穿…… 在他们的时代里,没有“剩男剩女”,一部分父母最迷惑的是,为什么自己的儿女迟迟结不了婚? 这个难题,让30岁的湖北女孩陈立纠结万分。2012年4月,她生病了,妈妈从老家到北京来照顾了她3个月。这也是她18岁上大学后,母女俩相处最长的时间。只是无奈,任何一件小事,都立刻会被妈妈联系到陈立还没嫁出去这件事上。 婚姻大事,已成为陈立与父母相处的“定时炸弹”,不论是被小心翼翼含沙射影地提起,还是被义正词严急不可耐地催促,都可能终结一次电话,或是挑起另一场冷战。 妈妈希望陈立可以回到她的时代——选择有限,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挑花了眼”。陈立却已独自打拼多年,坚持宁缺勿滥、一个人同样可以过得很好的原则。这无疑与妈妈的希望相差太远,没有丝毫妥协的可能。 不得不“啃老”的独生子女 2003年,大学毕业生张芳到深圳一家银行工作,月工资5000元左右,与当时深圳每平方米的房价几乎相等,3年之后,工资没涨多少,房价已经翻倍。她是独生女,一直住在单位宿舍里,因为买不起房子,迟迟不能结婚。 张芳的父母都是四川某国有三线企业工人,40多年的工龄,最终只换来了微薄的储蓄和一套单位分的房子。他们卖房子的3.8万元钱,成为帮张芳在深圳购置房产的救命稻草。之后,他们很自然地搬到深圳与张芳同住。 像张芳父母一样的50后、60后父母,年轻时没怎么在房子上操过心。然而,当这一代人结婚,并生育了第一代独生子女后,亲子关系却彻底改变了。 “虽然我不愿意,但确实一直在啃老。”张芳说。好不容易等到工作自立,大城市的高房价依然让她无法摆脱这种依赖。 2009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国内四座城市进行了一次以20至34岁的“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在住房及日常的家庭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