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当如百岁老人邵逸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人当如百岁老人邵逸夫

做人当如百岁老人邵逸夫2007年,他100岁高龄了,他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经典电影,打造了一个无法重现的电影王国神话,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香港富商豪贾云集,但以经营影视而步入香港富豪排行榜唯有他一人。他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内地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三十亿元。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他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1990年,为表彰他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其名字为一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这颗行星的名字叫“邵逸夫星”。 为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20世纪,邵氏电影几乎独霸香港影坛数十年。邵逸夫的创业成功,来自于他们五兄弟的团结一致,来自邵逸夫心中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信念。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一个富商家庭。其父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邵逸夫的父亲是个十分精明的商人,看中了初兴于上海的电影业,于是来到上海,成立了在中国电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公司”。 而邵逸夫,因当时还小,才中学毕业,父亲希望他能考大学,但他被兄长们的拍片搞得坐不住了,经大哥同意,他在片场中觅得一个“伙计”之职。邵逸夫就在片场中成长起来,他肯钻研,很快,电影制片各个环节他都了如指掌且能挑得起担子。从摄影、编剧到导演他样样都能干得很好,成了大哥的得力助手。 后来三哥邵山客去了东南亚发展。结果,邵山客带去的几部“天一公司”的片子大受欢迎,一时爆棚,忙得邵山客恨不得有分身之术,马上拍电报回上海,让六弟邵逸夫“出山”速来新加坡帮衬,共闯天下。那时邵逸夫才十六岁,接到电报惊喜万分,火速南下,与三哥邵山客开始了南洋的电影创业生涯。他们几乎跑遍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角角落落,冒着被毒蚊叮咬的危险,挑着放映电影的担子,转战在割胶场等华人聚集地。当时还是手摇无声放映,他一格格地摇着影片,也摇出了自己在南洋的事业天地。 从此,邵氏电影家族犹如“前店后铺”。邵逸夫在前冲锋陷阵,不断增加戏院,而制作则由兄弟们负责。邵逸夫始终牢记着“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话,兄弟团结,相互扶携。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然而灾难并没有吓退年少的邵逸夫,他很快从惊吓中调过神来,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1932年,在邵逸夫的倡导下,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这部电影为邵逸夫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闯开了道路,邵逸夫成了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那时,邵逸夫才二十几岁,而他在电影方面的才华也开始显露出来,几个兄长也看出了这个弟弟的才华和雄心壮志,于是放手让这个“少帅”执掌邵氏影业的大印。 1957年,已经在电影界打拼多年的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香港,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电影事业,并一跃成为邵氏电影的新一代领军人物。邵逸夫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八十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影城气势恢弘,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张彻……无不出自“邵氏”门下,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倾倒无数观众,风靡香港和东南亚。 为身:克己之功和容人之量 邵逸夫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知人善任,团结了一大批人才,更在于他的时时克己和博大的胸怀。 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除了有善于经商的精明头脑外,克勤、克俭、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更是赢得大家爱戴的关键所在。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专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个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在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方面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邵逸夫看电影之多,也堪称一最。中国的外国的,文的武的,好的差的,他逢片必看。他借此了解电影动态,以确定题材,制定拍摄计划。年轻时曾有一天看9部片子、一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邵逸夫说:“我天生喜欢看电影。”其实,这是一种执著和投入的表现。 为了树立邵氏影业的良好形象,他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在早期,我整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邵氏出品,必属佳片。”邵逸夫自己制片相当严谨,绝不拍劣片。据称,邵氏在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 邵逸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与他的知人善任有关。60年代,他聘用有“宣传鬼才”之称的邹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邹氏跟随邵逸夫11年,常令邵氏影片“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