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点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点总结

年代项目说明1797年车床英国茅兹雷1913年传送机装配线美国福特1924年自动线英国莫里斯汽车公司1952年三坐标数字控制立式铣床美国麻省工学院帕森斯1954年工业机器人美国德沃尔1955年自动编程语言APT美国1958年加工中心(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美国卡尼和特雷克公司1963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美国萨瑟兰1968年计算机直接数控系统(群控系统)(DNC)英国莫林斯公司现代机械制造基础以控制论和系统工程为先导,综合考虑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机械制造系统是离散的动态系统。零件加工的方法:铸造、锻造、粉末冶金、钣金加工、焊接、切削与磨削、特种加工、热处理。生产类型是指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1.各个时期技术进步的程度。2.生产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方式。3.产品设计质量的优劣。4.员工的综合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5.拥有的加工设备精度、检验手段的可靠程度和检验观念。产品的经济性涉及的主要因素:1.产品的销售量与销售方式以及产品投入生产批次的大小。2.产品设计的创新程度和设计方式、成本等。3.组织产品生产使用车床、工具、员工的优化程度。4.生产系统和经营思想与产品最佳效益的认知和贴合程度。材料按物质结构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等。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强度、塑性、硬度、韧性、疲劳强度等。强度: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破坏的能力。刚度:金属材料在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抗拉强度:金属在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拉应力。伸长率是指试样拉断后其标距长度的相对伸长值。断面收缩率是指试样拉断后断口处横截面积的相对收缩值。布氏硬度——不适于测量薄件和对表面要求严格的成品件,通常用于测定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F:施加的实验力(N)洛氏硬度(HR)——操作简便、迅速,可直接读出。适用于检验成品、小件、薄件,在钢件热处理质量检验中应用最多。维氏硬度——精确,不适合成批生产的常规检查。冲击韧度: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的能力。材料承受多次重复冲击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强度、塑性。而不是冲击韧度。疲劳强度:技术材料在经受无数次重复或交变载荷作用而不发生疲劳破坏的最大应力。断裂韧度: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体心立方晶格:a=b=c,α=β=γ=90°,包含2个原子。高强度、硬度、熔点,一定的冷脆性,具有一般的韧性和塑性。铬、钼、钨等。面心立方晶格:包含4个原子。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没有低温脆性,良好的低温合金材料的基础。金、银、铜、铝等。密排六方晶格:a=b≠c,α=β= 90°,γ=120°,包含6个原子。强度低,塑性、韧性较差,很少做重要结构材料。铍、镁、锌、镉等。过冷现象: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低于其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二者之差(),称为过冷度。金属结晶的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金属在结晶时产生的晶核就越多,每个晶核生长的时间越小,获得的晶粒也就越细。同素异构转变:固态金属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变化过程。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固溶强化:固溶体中由于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的尺寸不同,固溶体会因为溶质原子的融入而造成晶格畸变。溶质的含量越大,溶剂金属的晶格的畸变越大,使晶面间的相对滑移阻力增加,因而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比溶剂有所提高,塑性和韧性稍有下降。金属化合物:在合金中,当溶质含量超过固溶体的溶解能力,由于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形成金属化合物。铁碳合金的几种相结构:1)液相:高温下铁和碳的溶液。2)δ相:碳在δ-Fe中的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1394~1538℃。3)铁素体相:碳在α-Fe中溶解所形成的固溶体。体心立方晶格。3)奥氏体相:碳在γ-Fe中溶解所形成的股容易。面心立方晶格。是热变形加工所需要的相。4)渗碳体相:铁与碳形成的稳定化合物Fe3C。含碳量6.69%。熔点1227℃。晶格复杂,无同素异构转变。数量、形态、大小、分布对钢的性能起很大作用。含量适当、分布合理时,可提高合金的强度。高温长期保存可以分解成铁和石墨。钢中杂质元素的影响:硅:提高强度、硬度、弹性。降低塑性、韧性,0.4%。锰:提高强度、硬度,0.8%。硫:有害,1000~1200℃进行加工时导致钢沿晶界开裂(钢的热脆性)。磷:有害,室温下,塑性和韧性急剧降低,使钢的脆性转化温度升高,低温更严重(冷脆性)。氧、氢、氮:有害,氧——力学性能降低,特别是疲劳强度,氢——脆性增加,氮——“蓝脆”现象。碳素钢:在Fe-Fe3C状态图中碳的含量在0.02%~2.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低碳钢<0.25% 塑性和可焊性较好,强度较低。·中碳钢0.25%~0.6% 塑性和可焊性较差,热处理后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高碳钢>0.6%塑性和可焊性很差,热处理后有很高的强度和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