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
学 习 要 求 了解腹膜的解剖生理 熟悉急性腹膜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熟悉腹腔脓肿的类型、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和护理要点 掌握腹膜炎的护理 概 述 解剖概要 : 腹膜 壁层腹膜: 衬贴于腹壁、横隔脏面和盆腔内面的腹膜 脏层腹膜:覆于腹腔和盆腔脏器表面的腹膜 定义 急性腹膜炎:是指发生于腹腔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的急性炎症, 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如胃液、胆汁、血液)或物理性等因素引起 病因及分类 (一)根据腹膜炎的发病机理分为 1、继发性腹膜炎(98%) 在腹腔内某些疾病或损伤的基础上发生 致病菌为肠道内常驻菌群,如大肠杆菌、厌氧拟杆菌、链球菌。 (一)继发性腹膜炎 1﹑腹内脏器穿孔或破裂(最常见)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腹部损伤引起内脏破裂 2﹑腹内脏器绞窄或炎症扩散 绞窄性疝、绞窄性肠梗阻、胆管炎、胰腺炎 3﹑其他:腹部手术时污染腹腔、吻合口渗漏 2、原发性腹膜炎(2%) 指腹腔内无原发病灶,细菌经血行、泌尿道及女性生殖道播散 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 经血行感染 经泌尿道感染 经女性生殖道感染 病 理 生 理 常见并发症 腹腔脓肿 多见于膈下、盆腔、肠腔 粘连性肠梗阻 X 线 治 疗 原 则 (二)手术治疗 适应症: 1)经非手术治疗6~8小时后,腹膜炎 症状和体征无缓解或反而加重者; 2)腹腔内原发病严重; 3)腹腔内炎症较重,出现严重的肠麻痹或中毒症状,或合并休克; 4)腹膜炎病因不明且无局限趋势者。 手术原则: 1)处理原发病灶 2)清理腹腔 3)充分引流 在下列情况下必须放置腹腔引流: 1.坏疽病灶未能切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未能清除时。 2.坏疽病灶虽已切除,但因缝合处组织水肿影响愈合有 漏的可能时。 3.腹腔内继续有较多渗出液或渗血时。 4.局限性脓肿。 护 理 措 施 (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体位 休克时,中凹卧位 无休克时,半卧位 目的:1、有利于腹腔炎症局限于盆腔 2、减轻中毒症状 3、使膈肌下移,利于改善呼吸和循环 4、腹肌松弛,减轻疼痛 (2)禁食、胃肠减压 (3)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体位(半卧体位) 体位(休克体位) (2)禁食、胃肠减压(最重要) 入院后暂禁饮食 胃肠道穿孔或梗阻者,及时胃肠减压 作用: 注意: (3)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更换引流袋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2)半卧位,经常改变体位,以利引流 3)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贴上标签。保持引流管通畅,经常挤捏引流管。 4)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残渣,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5) 下床活动时引流袋高度低于出口平面 6)病情好转,引流液少于每日10ml,色情,可考虑拔管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健康教育 1)剧烈腹痛时,及时就医。 2)指导合理饮食。 3)警惕粘连性肠梗阻,随诊。 1.? 适应证: (1).原发性或诊断尚未明确的腹膜炎. (2).急性腹膜炎超过24小时已局限. (二).非手术治疗 (1).体位:半卧位 (2).禁食 胃肠减压 (3).补液 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失调, 防治休克. (4).抗感染:选择针对性强的二联以上抗生素. (5).止痛:对诊断明确治疗方案已定的可用止痛药. 2.? 方法 (1).术前准备: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失调, 防治休克,抗感染,止痛,备皮,合血等. (2).处理原发灶:如胃穿孔作胃大部切除或穿孔修补术. (3).清理腹腔:清除干净腹腔内的脓液及异物. (4).腹腔引流:术毕腹腔内放血浆引流管. 2.? 方法 ㈠体液不足 与呕吐、禁食,腹腔内及肠道内液体积聚有关 ㈡疼痛 与腹膜受炎症刺激有关 ㈢体温过高 与感染毒素吸收有关 ㈣焦虑 与疼痛及感染中毒有关 ㈤潜在并发症 休克、麻痹性肠梗阻、腹腔脓肿等 休克时,中凹卧位 4.抗感染 5.营养支持 6.对症护理:降温、镇静、止痛、吸氧:诊断不明或病情观察期间,暂不用止痛药物 7.心理护理,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措施 体位:麻醉消失后取半卧位 继续禁食、胃肠减压 肛门排气后,可拔除胃管 3.病情观察 4.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切口和引流管的护理 第 三 节腹 腔 脓 肿 腹腔脓肿的种类 膈下脓肿 盆腔脓肿 肠间隙脓肿 膈下脓肿 脓液积聚于膈肌以下、横结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