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 晏子使楚
十 晏子使楚
1.给加点字注音。
晏婴( ) 酒酣( ) 诣王( )曷为( ) 枳( )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齐之习辞者也( )(2)今方来,吾欲辱之( )
(3)吏二缚一人诣王( )(4)齐人固善盗乎( )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谓左右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2)齐之习辞者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3)王曰,何坐?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4)其实味不同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5)所以然者何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6)寡人反取病焉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晏子将使楚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B.齐人固善盗乎 王曰,何坐?曰,坐盗
C.楚王闻之 婴闻之
D.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生于淮北则为枳
5.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6.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1)臣 请 缚 一 人 过 王 而 行。
(2)今 民 生 长 于 齐 不 盗。
(3)得 无 楚 之 水 土 使 民 善 盗 耶?
7.周恩来总理“爱国爱民有仁心,机智幽默有风采”的口才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下面的问答不是提前准备好的,也是事先难以预料到的。周总理不仅回答得巧妙,而且几乎是在对方刚说完很短的时间里,马上就回答。没有过硬的素质是根本做不到的。请为下文中周总理设计一个巧妙的回答,做到既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又能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 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 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来源:学科网ZXXK]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________,把“淮北”比为__________;把“橘”比为________,把“枳”比为________。
9.“吏二缚一人诣王”的目的是什么?
10.晏子叙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故事,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11.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12.晏子成功地出使楚国,并维护了齐国的尊严。你认为他靠的是什么?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①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 ①颜率:人名。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周君患之( )(2)发师救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新 疆自治区、兵团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江苏省盐城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江苏省淮安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河北省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湖北省咸宁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湖北省十堰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湖北省孝感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湖北省恩施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湖北省襄阳卷).doc
- 2015年度中考试卷:化学(湖北省鄂州卷).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三 人琴俱亡.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九 美丽的西双版纳.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一 背影.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五 父母的心.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八 阿里山纪行.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二 甜甜的泥土.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六 枣核.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六 小石潭记.doc
- 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苏教版)练习:十四 我的母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