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后半期德俄关系破裂原因探究.doc

十九世纪后半期德俄关系破裂原因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九世纪后半期德俄关系破裂原因探究

十九世纪后半期德俄关系破裂原因探究【摘 要】德俄两国是十九世纪欧洲两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两国之间原本有着良好的传统友谊和盟友关系,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在国家利益驱使下两国关系逐渐疏远,最终彻底破裂并彼此宣战。这一结果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及外交背景。 【关键字】德俄关系;破裂;原因 德俄关系是十九世纪欧洲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变化对当时欧洲乃至国际局势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德国统一之前,俄国便伙同普鲁士三次瓜分波兰,在德国统一过程中俄国的善意中立也给于德国很大支持。德国则在1871年的伦敦会议上帮助俄国取消了1856年《巴黎条约》中有关黑海中立化的条款,恢复了俄国在黑海上的主权。普鲁士认为俄国要求取消“《巴黎和约》中最不能令人满意的条款”是正当的。①加之两国的王朝婚姻,可以说德俄存在传统友谊和同盟关系。但德国统一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在国家利益的驱使之下,两国关系逐渐疏远并最终彻底破裂。德国在处理近东问题上的偏颇立场,德俄两国经济上的竞争以及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是德俄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一、近东问题埋下德俄关系破裂的祸根 德国统一以后,为孤立法国俾斯麦通过一系列的同盟构建起了大陆联盟体系。联俄是该体系的核心,三皇同盟是重要的基础之一。俾斯麦操控着相抵触的几个同盟并设法在灵活运用中抵消固有的矛盾,成功维持了俄奥两个敌对的盟国对德国的向心力。② 然而,俄奥在近东问题上的对立无法消除,成为德俄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1873年建立的三皇同盟是维持德俄奥三国关系的重要基础,但其本身有着致命缺陷即俄国和奥匈帝国谁也没有放弃它们在巴尔干地区的敌对意图。德国一直小心翼翼的协调俄奥在这一地区的紧张关系,生怕处理不当就把其中一方推向法国。1875年7月近东危机爆发后,俄国准备进行干涉,为了不再重蹈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孤立无援的覆辙,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发给德皇一封电报试探德国的立场。然而这恰好是俾斯麦一直回避的问题,他只是申明“俄奥中任何一方受到严重损害而危及其作为独立大国的地位,都不符合德国的利益;如果大国合作失败德国将设法保持奥国的和英国的中立”。③由此可见德国对俄国的支持是很有限的,是以不损害奥国的利益为前提的。俄国因俾斯麦没有给其所期待的东西而不满。俾斯麦所做的这个拒绝表明德国的立场开始出现变化,从拒绝支持俄国反对奥国转为支持奥国反对俄国,这在欧洲各国关系史上是一个重要决定性的行动。俄国开始不信任德国,德俄关系产生裂隙。 俄土战争和《圣斯蒂法诺合约》加剧了近东危机,有关建立大保加利亚的条款直接威胁奥英在巴尔干的利益,受到两国的联合抵制。此时俾斯麦以“虔诚的掮客”自居,一再表明自己的中立立场,但这种中立在英奥联合的情况下很明显对俄国不利,俄国被孤立起来,被迫接受国际会议的仲裁。柏林会议期间俾斯麦居中调停,表示在俄奥争执中保持中立。但事实上他所有的政策都是以不损害奥国利益和与英国决裂为前提,在避免俄奥冲突的情况下偏向奥英。俄国孤立无援被迫放弃到手的胜利果实,德俄关系又蒙上一层阴影。会后俄国认为在巴尔干受挫是因德国没有给与有力的支持,亚历山大二世甚至认为柏林会议是“一次欧洲在俾斯麦领导下的反饿大联合”④。俄国的仇恨不是转移到英国而是德国身上。德俄关系迅速恶化,三皇同盟名存实亡,德奥同盟的建立使俄国对俄国更加不信任。尽管俾斯麦通过高超的外交手腕使俄国于1881年重回三皇同盟, 1887年又同俄国签订了《再保险条约》,但俄德关系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状态。俄德奥在三皇同盟下的合作关系已经经不起近东问题的压力,对俄国或奥国而言,这个同盟都已失去了以往被用来制约对方的价值。1887年条约期满时没有再续订。《再保险条约》也是俾斯麦玩弄的两面手法,他给予俄国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这种矛盾的做法加深了俄国对德国的不信任。1908年波斯尼亚危机爆发,俄奥关系紧张,大战一触即发,德国支持奥国对俄作战并向俄国发出战争威胁。俄国因国力空虚被迫屈服。俄国这次屈辱的妥协通常被称为“外交上的对马海峡事件”,俄国与德奥关系恶化到无法缓和的地步,俄国更加坚决的投入到英法阵营。就这样,德俄关系在近东问题的纠结中渐行渐远直至最终破裂。 二、经济竞争加剧德俄冲突 德俄关系的逐渐破裂除德国在调解俄奥近东地区斗争上有意偏向奥国外,两国经济竞争的加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十九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各国,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展开激烈竞争,德俄两国也不例外。俾斯麦执政时期尽管对俄国实行拉拢政策,但经济上的竞争日趋激烈,德俄实际上展开了一场经济竞争。 较之英法等国德国的工业革命速度快,周期短,内容新,有其独特之处,显得更彻底,更深刻,更广泛,直接引起社会结构的大变化。⑤在三十年时间内,德国经历了英国一百多年才完成了的工业革命,将一个农业占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