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探究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颈性眩晕的内科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在本院诊断为颈性眩晕的125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编号法分成五组,其中低、中及高剂量组以低、中高剂量的颈复康汤结合倍他司汀西药的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组采用单纯中药颈复康汤治疗,西药组采用单纯倍他司汀西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五组患者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结果:中西医结合三个组DHI眩晕障碍程度、症状积分以及眩晕缓解的时间均优于中药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眩晕属于首发突出症状,同时发作和一定的头位及颈部活动有关,发作反复,次发作的时间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不等,在间断发作时病程数天甚至数年。(2)会伴有呕吐、耳鸣、眼球震颤、恶心、发作性意识障碍、双眼拾阶而上障碍以及猝倒等症状,是椎基底动脉缺乏供血的表现。(3)转颈试验呈阳性。(4)颈椎X线片或CT或MRI显示为不同程度的椎体不稳、横突孔狭窄、硬脊膜压迫、钩椎关节骨质增生以及主键盘突出等影像学的表现。(5)TCD检查表明椎基底动脉出现供血障碍,可发生动脉硬化的变化[2]。
1.3 方法
1.3.1 中药颈复汤 处方为水蛭、地鳖虫、地龙、羌活、川芎、葛根等[3]。低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1.5:1.5:1.5:1:1:3.中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3:3:3:2:2:6.高剂量组的药物比例为6:6:6:4:4:12.各组间中药均由本院中药房统一煎制。每袋剂量150 mL,1袋/次,2次/d,疗程1周。
1.3.2 西药倍他司汀 选用上海三维制药生产的倍他司汀。8 mg/次,3次/d,疗程为1周[4]。
1.3.3 基本治疗 每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运动和体位变动,多卧床休息。饮食清淡,予以低流量吸氧。每天颈部热敷2次,每次热敷0.5 h。每天佩戴颈托2次,每次佩戴2 h。眩晕改善后,尽早活动。静脉滴注20 mg丹参酮结合250 mL生理盐水,1次/d[5]。禁止使用其他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的中药或西药。
1.4 观察指标 DHI眩晕障碍的评分量表积分内容包括25个题目,E表示感情性分值,F表示功能性分值,P表示躯体性分值。回答选项时,是标记4分,有时标记2分,无标记0分[6]。眩晕缓解的时间。选用症状视觉的模拟评分法,主要包括治疗前、后的头晕、漂浮感、闭目减轻、天旋地转感、转头发作或加重、肢体无力、呕吐、恶心、肢体麻木的积分。
1.5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痊愈指眩晕、其他伴随的症状消失,可以参与正常的工作和活动。(2)显效指眩晕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头略有昏沉,或是头晕目眩程度轻微,但是没有自身和景物的旋转感,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3)有效指眩晕、头晕症状减轻,仅伴有自身和景物的轻微旋转感,虽然可以坚持工作,但是对工作和生活具有一定影响。(4)无效指眩晕等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者症状加重[7]。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本组中药处方中,葛根性味平、甘、微凉,药如肺、胃、脾以及膀胱经。具有生津止渴、解肌退热及升阳止泻之功效,还能活血化瘀、升引作用及舒筋活络。现代药理表明对改善脑循环,扩张脑血管等具有显著作用[11-13]。川芎性味温、辛,可入胆、心及肝经,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对血管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起到强大的活性,同时还可以透过血脑的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广。羌活性苦、温及辛,可入肾经和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散表寒及利关节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具有抗凝血与抗血栓的作用。地龙性咸、微毒及苦,可入膀胱、肝经,具有逐瘀、痛经及破血,兼治消痰饮、利水道。现代药理表明具有抗凝、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促纤溶的作用[14-15]。倍他司汀是组胺类药物,经激动组胺H1的受体起到拟组胺的作用,可对心、脑、外周血管以及椎基底动脉具有显著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总之,中西医结合法应用与颈性眩晕的治疗更具优势,是安全有效、科学规范、经济便捷的一种内科综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苏丽雅,谢兵,范志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559-3560.
[2]宋世雄,吴俊红,王长垠,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5(5):68-69.
[3]张富荣,晋库根,武承迅.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10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3(15):19-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 T 27875-2011_港口重大件装卸作业技术要求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商品混凝土采购组织供应、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7S和11S组分的QTL定位.pdf
- YOLOv5(PyTorch)目标检测:原理与源码解析课件PPT模板.pptx VIP
- 辛弃疾《西江月》通用课件(页).pptx VIP
- 工程技术液压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TCFLP 0026-2020-散装液体化学品罐式车辆装卸安全作业规范.pdf VIP
- 2025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试卷及答案.pdf VIP
- 疾控中心培训课件:《公安系统职业性相关传染病防治知识及职业暴露预防》.pptx VIP
- MSA测量系统分析自动表格.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