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几点思索
关于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几点思索 汪洋同志提出,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承载平台,要求我们回答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流通体系,研究怎样做好流通管理工作。这是一个很大且十分复杂的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对中国特色流通体系的认识
讲到流通体系这个名词,本身就带有中国特色,是一个很晚才出现,只在中国使用,且内涵和外延都含义不清的概念。据我们了解,除中国外,其它国家没有这个词汇。欧美各国一般从微观角度看待和研究商业运行。并没有专用的流通一词。发明流通一词的日本,有流通系列化、流通产业构造等用语,有的中国学者可能将此翻译成流通体系,但日语中的那些概念与我国所讲的流通体系在涵义上相差甚远。马克思是研究流通问题最深入的经济学家,他把流通看作是“过程”和“领域”,从未说成是一个“体系”。我国的各类经济词典中也找不到对流通体系的诠释。
据一些老商业工作者和研究人员说,“流通”一词以前只是在理论意义上使用,作为行业概念使用时都用“商业”一词。这里讲的商业包括两类,一类是购销业,如批发、零售;二是部分服务业,如仓储运输(物流)、餐饮、住宿、理发、洗浴等。而流通一词在日语的使用上,只覆盖批发、零售业,不包括其它的服务业。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所谓流通,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而且是“通过货币进行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过程连续进行的整体”。可见,马克思讲的流通是商品流通,并不包含商业所覆盖的那些生活服务业。改革开放后,有些学者认为,广义上的流通应包括商品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服务、信息通讯等行业。我认为,这样划分有一定道理,因为这四个行业分别对应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但是在内贸实际工作中,我们讲的流通工作主要是商品流通,加上一部分生产生活服务业。即除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外,还包括城乡居民的生活服务业,如餐饮、住宿、家政服务等行业。
我国出现流通体系一词是在八十年代的商业改革文件中,一般是在描绘商品流通模式时使用。例如,“建立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的流通体系”等等。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流通体系一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它究竟是什么含义却莫衷一是。我认为,所谓流通体系,可以理解为一个国家从总体上看的流通模式和流通制度。
我们原来搞计划经济,商品和物资计划分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品自由交换。因此当时的流通体系是一个由政府主导、人为设计、计划分配的模式;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我们的流通体系已经变身为由市场主导、分散决策、自由交换的模式,如果说这种模式或者说流通体系有什么中国特色的话,至少有以下三点可以考虑:一是由于中国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很大。我们的流通体系必须是多样化的,以适应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二是由于中国实行有调控的市场经济,政府在市场运行和流通体系的完善中,往往发挥矫正市场失灵等作用。例如,对重要商品实行市场调控,以防止市场供求巨烈波动;对一些公益性的流通基础设施由政府支持建设和运营,以降低社会流通成本等等。三是由于我国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组织不发达,流通秩序和商业诚信问题较多,政府部门对于流通领域的管理任务很重,这一点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也有明显差异,算是中国独有的特色。
汪洋同志讲,流通发展与市场化两者是同频共震的。我们理解他的意思是:流通发展不仅关系到一个行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和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改善。这就把流通工作与经济工作全局、与市场化的关系说清楚了。
现在把流通定位于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基础性是讲它对搞市场经济有基础性作用,流通发展不好,市场交易不公平,不规范,效率低,秩序混乱,这样的市场经济就不健康,发展上就不可持续。先导性是强调流通发展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居民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强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总之,研究中国特色流通体系,必须着眼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跳出流通看流通,从整个国家宏观战略层面上确定自身的定位,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
二、转变政府流通管理职能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流通管理职能主要是营造公平竞争、有序运行的市场环境,当前要由管行业转向重点规范市场主体的商务行为,做好公共商务服务上来。
从历史上看,政府的流通管理职能已经经历过一次转变。在计划经济时期,老商业部、物资部主要是对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商业、国有物资企业进行系统管理,而这种管理是政企不分的,管系统实际上是管企业。1988年,国务院要求商业部对社会商业实施全行业管理,成为行业主管部门,同时要求这种管理必须是政企分开的间接管理。从管系统管企业转向管行业,在当时条件下是一种进步。
随着改革的深入,需要打破以行业管理为主的部门分割体制。1992年组建国家经贸委时,朱镕基同志就提出,要抓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司评级-益佰制药、金洲管道、大华农.doc
- 公司评级-辉丰股份、亿纬锂能、老板电器.doc
- 公司评级-长春燃气、荣盛发展、海印股份.doc
- 公司账簿商业意义和其未来立法模式走向.doc
- 公司财务理论范式反思和修正.doc
- 公司财务组织变革和机构设置探析.doc
- 公司评级-江海股份、新都化工、万邦达.doc
- 公民教育模式-基础、系统建构.doc
- 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内部控制关系探究.doc
- 公民财产权让渡理论-研究和诠释.doc
- 2025年高效能复合外墙外保温材料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docx
- 2025年数字电视机顶盒芯片市场调研报告.docx
- 中国建筑密封胶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自动炒菜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切丁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日用塑料杂品制造市场环境分析.docx
- 2025年中国外科用剪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车身课程设计_车顶盖的有限元分析报告.docx
- 中国储能租赁解决方案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中国旋转调节温控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