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峡时代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后三峡时代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三峡时代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后三峡时代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   【摘要】三峡库区建设已进入后续发展阶段,农民的脱贫致富,农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心。本文分析了库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家和地方对库区的规划和扶持政策,提出了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移民致富步伐,加大政府后期扶持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三峡库区 农业 产业结构 后三峡时代 三峡工程库区位于长江上游,处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富集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横跨湖北省管辖的4个县、市,重庆市管辖的21个区县。本文所研究的三峡库区特指重庆市除开主城核心区(包括渝中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和江北区)的15个区县。 三峡库区的兴建给库区农业经济发展既带来了新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将对库区和相关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增加了库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压力。目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早已建成,三峡库区工作迎来了实现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后续发展时代。在实现了“移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后如何在后三峡时代调整优化库区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高库区农业综合效益,实现“逐步能致富”这个目标,依然是个难题。 一、三峡库区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三峡库区农业比重大,农村辽阔,农业人口多,同时库区生态环境又比较脆弱,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重点库区所涉及的8个区县(万州区、涪陵区、丰都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淹没区域范围大,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沿江两岸农业发展比较受限。近年来,重庆市依托农产品基地建设,重庆库区促进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初步形成优质柑橘、榨菜、花椒、优质瘦肉型生猪、中药材等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 (一)库区第一产业仍占有较高比重 三峡大坝的建成淹没了大量农田,导致库区耕地面积大量减少,但库区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一产业仍然占有较高比重。2007年库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34.43亿元,同年重庆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575.40亿元,库区所占比例为48.6%。2010年库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332.8亿元,占重庆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的48.56%。可以看出,库区第一产业始终占有较高的比重。 据统计,2007-2010年重庆市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10.3%、9.9%、9.3%、8.6%,均低于库区第一产业比重的15.9%、15.2%、11.8%、10.7%。 (二)柑橘产业渐成库区“黄金产业” 重庆三峡库区是世界柑橘起源中心之一,有近4000年的栽培历史。如今,库区十多个区县的柑橘经济已具规模。重庆三峡库区柑橘种植面积达150万亩,2010年总产量达115万吨,相关从业人员超过百万。重庆柑橘探索建立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公司+农户”等柑橘发展模式,发展柑橘专业合作社800多个,出现了5000多个柑橘种植大户和销售大户。2010年,重庆市万州区落实锁定柑橘发展目标、抓好柑橘产业带布局和拓展柑橘销售市场三项举措,加快建成三峡库区柑橘产业化中心。万州区通过大力实施柑橘生产“535工程”,使万州柑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龙头企业产业支撑作用明显,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龙头带动、企业参与、农民为主体”的发展格局。 (三)以榨菜为龙头的蔬菜产业蓬勃发展 库区依托涪陵榨菜、万州鱼泉榨菜两大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榨菜生产基地。目前,重庆涪陵榨菜集团榨菜产能目前达10万吨,随着江北生产线投产总产能将达到14万吨。其中,乌江牌涪陵榨菜的市场份额达到了18%,而未来预计通过兼并、收购,将市场份额提升锁定至25%到30%。 事实上,自三峡项目开展以来,国家就不断加大投入,库区其他蔬菜基地的规模基本达到自给。加之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蔬菜生产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城市“菜篮子”工程这条主线,以促进蔬菜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题,不断强化库区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启动科技兴菜、科技富民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库区蔬菜生产的发展。 (四)花椒产业沿库区两岸遍地开花 江津区作为重庆花椒种植的带头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经历了引种选育、试点示范、小规模发展和大面积栽种几个阶段,逐步实现了从分散零星种植到规模性集约化生产、从单纯的种植业到综合加工贸易、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的农工科贸联动的“三个转变”。特别是近十年来,在各级党政、相关部门、社会各届及广大椒农、花椒企业的不懈努力下,通过创新和实施“科技+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联动机制,花椒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具特色的产业,成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2010年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