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学生观下高校学生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下高校学生管理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下高校学生管理   【摘 要】学生观深刻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工作。后现代学生观的主要内容有:倡导“完整”的学生生命观、主体间性的学生地位观、差异性的学生发展观、多元的学生评价观。它对我国当前高校学生管理的管理内容、管理理念、管理者的地位及管理评价指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关键词】后现代学生观 高校 学生管理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41-02 高校学生管理者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总会存在着某种价值观,而学生观就是学生管理价值观的一部分,是指高校学生管理者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看法,是学生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目的、方式及结果的重要因素。 后现代主义是发生在20世纪后期的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和扬弃。这种思维方式对西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我国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形势也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一 后现代主义学生观 后现代主义哲学中的“后现代”不仅是指作为一个时间概念上的后现代,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学生观是建构在后现代主义基础之上的,借用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观念。后现代学生观主要包括:倡导“完整”的学生生命观、主体间性的学生地位观、差异性的学生发展观、多元的学生评价观。 1.倡导“完整”的学生生命观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性是多元性的理性和多元性的非理性的复合体。教育就是要促进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发展,即树立“完整”的学生生命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后现代主义重视学生“完整性”的发展,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既有理智,又有丰富情感的健全的人。(2)后现代学者认为,人不仅是理性和非理性的存在,还具有创造性,人的生命过程孕育着无穷的创造性,所以教育必须开启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2.主体间性的学生地位观 后现代主义学者多尔曾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存在领导与接受、先知与后知的鸿沟,而是作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知识领域的过程中相互合作,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内在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互动关系,并在教学中实行“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 3.差异性的学生发展观 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个个丧失个性的木偶,差异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遗传特性和个体差异,所以在发展过程中便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应该注意每个学生的发展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4.多元的学生评价观 后现代主义将同一性思维视为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过时之物加以抛弃,热衷于寻求差异性和多样性,倡导和推崇多元论。具体到学生的评价上就应当注意学生发展的多向性、差异性,使用多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在保证个性需求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二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内容不健全 高校在学生管理中侧重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对学生非智力方面,如人生观、价值观、品性教育、心理辅导等方面较为缺失或发展不够。中国正处于多元文化的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逐渐趋于多元化,若高校对学生这些方面管理漠不关心,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将充斥整个校园。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套,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2.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权力的缺失 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是高校内的专门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者,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尊师重教,学生应当无条件服从教师的命令。虽然此观念在当今教育中有所弱化,但并未完全泯灭。在此种学生观的影响下,高校或教师对于学生的管教具体表现在把学生当做一个整体,实行标准化、统一化管理,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习惯于让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把学生仅仅当做被管教者。 我国高校长期处于国家中央集权管理之下,高校管理相应以行政权力为主,管理者处于权力中心,具有绝对权威,在高校学生管理的开展过程中,一切以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而学生通常被视为被动的管理对象,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略,因此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决策的机会少、程度低。 3.高校学生管理忽视学生需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受工具理性的影响,追求同一性的学生发展观,给学生以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课程、统一的教授,以期达到目标的统一性。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也本着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