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氯水样COD无汞测定方法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含氯水样COD无汞测定方法探析

含氯水样COD无汞测定方法探析   摘要:指出了COD是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氯离子是COD测定中主要的干扰物之一,如何消除Cl-的干扰,提高COD测定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同时减轻二次污染,是广大环境监测者非常关注并且着重研究的问题。综合分析了Cl-对COD测定的干扰机理,并对含氯水样COD无汞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OD;氯离子;干扰;测定方法 中图分类号:X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 1引言 COD是水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反映了水样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Cl-是COD测定中主要的干扰物之一,在测定过程中,水样中Cl-极易被氧化剂氧化,使测定结果偏高。目前消除Cl-干扰方法按是否使用汞盐可分为汞盐法和无汞法。标准方法GB11914-1989中采用的是汞盐法[1]。硫酸汞为剧毒物质,试样废液中的汞盐很难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据统计,在常规监测中,仅单样就要向环境排放0.27 g Hg2+(0.4 g HgSO4),我国每年以COD废液向环境排放的汞当以吨计,汞污染十分突出。因此,我们应不采用或尽量少采用汞盐作为消除Cl-干扰的方法。广大环境监测工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提出了银盐沉淀法、标准曲线法、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和氯化氢去除法等无汞法。下面从Cl-干扰机理和现有的含氯水样COD无汞测定方法两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2Cl-对COD测定的干扰机理 2.1消耗氧化剂 在GB11914-1989的实验条件下(不加硫酸汞时),Cl-可以完全被氧化,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l- + 1/2O2→Cl2 + [O] Cl-被完全氧化时,1 mg Cl-相当于消耗0.22566 mg的氧[15.999/(2×35.453)=0.22566]。从完全氧化所需的时间来看,加热10 min就可以氧化99%,如不采用回流加热,单靠浓硫酸发热反应,其体系的温度为106℃,20 min后降为50℃,在这段时间内,Cl-的氧化率为53%。由此可见,在COD的测定条件下,Cl-是很容易被氧化的,由于氧化消耗了氧化剂,产生正干扰。 2.2消耗催化剂 在硫酸—重铬酸钾氧化体系中,酸化重铬酸钾只能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加入催化剂硫酸银可完全氧化直链脂肪族化合物,提高氧化率,使氧化反应更加完全。当水样中含有Cl-时,Cl-将与Ag+生成AgCl沉淀,使催化剂中毒,降低了样品的氧化程度,产生负干扰。Cl-与硫酸银的反应如下: Ag2SO4 + Cl-→AgCl↓+ SO42- KSP=1.56×10-10(25℃) 氯化银沉淀也会被重铬酸钾氧化,消耗氧化剂,而且生成的白色沉淀使滴定终点颜色发灰,难以准确滴定。 3COD无汞测定方法及应用 3.1银盐沉淀法 银盐沉淀法是利用Ag+和Cl-反应生成AgCl沉淀以去除Cl-影响的方法,由于需要使用贵重的银盐,分析成本高,在实际日常监测工作中应用较少。该法通常有以下3种形式。 第1种形式:在预处理时加入AgNO3(溶液或固体粉末),直接或取上清液测定COD值,此法需要AgNO3加入量适当,使Cl-完全沉淀且不致过量太多,以免过量的银离子与硫酸根生成硫酸银沉淀,影响滴定终点观测[2,3]。直接测定时,在COD测定条件下,氯化银沉淀会部分解离,即使加入过量的Ag+,溶液中仍会有少量Cl-存在,产生一定的耗氧量[4]。取上清液测定时,由于AgCl沉淀时会通过共沉淀和絮凝作用吸附样品中颗粒状有机物(绝大多数水样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定量的颗粒物),且沉淀除去之后,水样中的硝酸根并没有跟着消除,这就相当于加入了硝酸,硝酸与硫酸混合之后成为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氧化一些还原性的物质,造成测量结果偏低。刘伯健等[5]将样品中的颗粒物分离出来后,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硝酸银,除去生成的氯化银沉淀,再将预先分离的颗粒物合并到水样中,混匀后测定。经过这样处理,既去除了水样中的Cl-,又保留了水样中原来的组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保证了COD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但方法需进行两次离心沉淀,操作相对繁琐。 第2种形式:先加入适量硝酸银消除大部分Cl-的干扰,剩余的Cl-再用适量的硫酸铬钾处理,使Cl-与之反应生成络合物[CrCl2]+,生成的络合物吸附在氯化银沉淀表面,可阻止氯化银解离而达到减少干扰的目的。该方法最早由Thompson[6]于1986年提出:取样2.5 mL,加0.1 mL 50%的AgNO3溶液,加0.1 mL 25% CrK(SO4)2·12H2O溶液,1.5 mL 0.2 mol/L的K2Cr2O7溶液,3.5 mL Ag2SO4含量为5%的Ag2SO4-H2SO4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