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不惧多元化风险.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宗庆后-不惧多元化风险

宗庆后:不惧多元化风险   再见宗庆后,他依然衣着朴素,灰暗的拉链夹克衫看起来和普通人并无两样,丝毫看不出半点首富的派头。他很少穿奢侈品,他认为那样没有必要。尽管如此,他还是要把大量的欧洲名品卖给众多的中国消费者。 2012年11月,他开始带领着他的饮料帝国实施战略转型,进军零售业务,在杭州开设了精品商城——娃欧商场。他计划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开设100家商场,销售意大利Gregory、西班牙Groc等在中国知名度较低的欧洲品牌,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买得起的奢侈品”。 被迫的多元化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宗庆后过得并不轻松。这个饮料大王,开始带领公司尝试多元化。 在外界看来,饮料大王经营奢侈品商场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2012年,娃哈哈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36.31亿元,同比负增长6.23%;实现净利润80.58亿元,同比增长16.93%。而在2008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27.2%,利润5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50.36%,从2009年到2011年,营收每年都增长20%以上,2012年却变为负增长。 “作为饮料业的龙头企业,每年20%的增长都达不到,说明市场容量没有那么大了,而众多的饮料企业在有限的市场容量里就要展开恶性竞争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开始恶性竞争,那么整个行业就会出问题。家电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宗庆后说。 他只有另辟蹊径。面对增长乏力的饮料市场,他有两条路可以走:多元化或者国际化。 经过调查研究,宗庆后最终选择了多元化。他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做得并不好,走出去的企业大部分都在亏本。在国外,中国企业走出去被认为是掠夺性的投资,有些企业的做法已经损害了中国企业的信誉,所以,中国企业走出去后,并不受欢迎。 目前,娃哈哈的国际化仅限于贴牌加工,其旗下的奶粉产品是由一家拥有130多年历史的荷兰皇家乳品公司代工。当时,欧洲的牛奶过剩,曾一度出现过奶农为抗议奶价过低导致的倒奶事件,荷兰的奶源卖不掉,而中国正好缺少好的奶源,他们一拍即合。这家荷兰的工厂给娃哈哈加工奶粉,并不需要娃哈哈投资,这降低了很多经营风险。更重要的是,宗庆后懂得如何管理这样的海外合作模式。 “重要的是制定好标准。”生产出来的奶粉符合质量标准,娃哈哈才会销售,并贴有娃哈哈自己的品牌。这种合作方式,既解决了荷兰工厂的市场问题,也解决了娃哈哈的奶源问题。这正是宗庆后的精明之处。 而对于娃哈哈的多元化,宗庆后更多考虑的是娃哈哈是否需要多元化、有没有能力多元化、有没有机会多元化。他认为,要这三者都具备,企业才可以搞多元化。综合上述考量,宗庆后认为,娃哈哈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搞多元化。娃哈哈没有银行贷款,还有大量的存款,资金实力比较雄厚,而且很多大专院校、国外的企业、国外的研究机构愿意与娃哈哈合作,人才也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看机会了。宗庆后选择了娃哈哈增长乏力的时机。 对于选择零售行业,宗庆后的解释是,国外的零售业进入中国以后,带来了很多的不好的竞争方式:不付钱,一拖就是半年;乱收费,给制造业带来了诸多的威胁,家用电器行业就是被零售业搞坏的,两大零售商拼命压价,低价竞争,导致家电企业没有利润可赚,企业没有资金投入研发。 “娃哈哈做零售业要扭转这种运营模式。”宗庆后解释说,我希望给工厂开直营店,缩短销售通道,减少销售费用。 然而,这种零售模式,在中国也并不新鲜,在一些一线城市,已经有多家奥特莱斯,娃欧商场又会以什么取胜呢? 宗庆后介绍,杭州的生活水平比较高,商业比较发达,杭州人也喜欢买欧洲的精品,目前欧洲的精品分散在各个地方,如果集中卖欧洲精品的话,能够门类齐全,消费者到这里选择的余地比较大。 然而,门前冷清的娃欧商场,能否挑战当下大热的电子商务?对此,宗庆后充满信心,毕竟娃哈哈的产品也是通过实体店的销售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对于娃哈哈的多元化,宗庆后采取的策略很谨慎,他计划先在杭州试点,如果成功了,再复制到其他城市,他称这种策略为“小步快跑”,最终要形成规模,否则没有竞争力。 高利润的真相 娃哈哈的竞争力源自于高利润。2011年,在全国饮料20强企业中,娃哈哈的产量占总产量的25.6%,收入占43.4%,利润占比却高达53.8%。 从他的产业布局看,一切都是围绕着高利润进行的。 最初,娃哈哈进入电机行业,是因为他的饮料生产线需要维修和保养。那时候,如果生产线制造厂关掉他们的生产线,娃哈哈自己都开动不了机器。每年还要请生产厂家给大修,花费一亿多元,每年赚的利润全部给了他们,因此,宗庆后决定培养自己的维修和研发队伍。 后来,娃哈哈再购买生产线时,宗庆后就和对方谈条件,要求对方提供培训,从装机开始,否则就不买他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