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现实障碍探究.docVIP

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现实障碍探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现实障碍探究

我国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现实障碍探究   摘 要 创生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理论既是增强教育理论实践指导力的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教育理论的民族特性、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但从我国当前的创生环境来看,仍存在着阻碍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的不利因素。要进行理论创生,必须克服“中庸”“唯上”“实用”等思想的消极影响、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体制、转变功利浮躁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本土创生 现实障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Reality Disorders of Creation of Local Educational Theory YAO Yuxiang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 Creation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with Chinese educational theory is both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guiding force enhancement needs, but also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o maintain educational theory of national identity, the right to speak to enhance educational theory inevitable choice. However, the creation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here are still hinder local educational theory creation unfavorable factors. To make theoretical creation, we must overcome the “mean” “only on” “practical” and the negative impact of ideolog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ransform utilitarian impetuous academic atmosphere. Key words educational theory; local creation; reality disorder 进行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本土创生,既是增强教育理论实践指导力的需要,也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教育理论的民族特性、提升教育理论话语权的必然选择,亦是使教育理论研究走出困境的现实要求。而要进行理论的创生,离不开现实条件的支持。但从我国当前的创生环境来看,仍然存在着阻碍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的不利因素。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中庸”、“唯上”、“实用”思想的消极影响有待消除 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丰富的利于创新的内涵。如“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孜孜不倦、勇于创新”的精神等。这些精神对于教育理论本土创生的积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也不能否认消极因素的存在,这些消极因素是创生主体在创生活动中应该注意克服和避免的。 1.1 “中庸”思想导致冒险、创新精神的缺失 中国长期的农业经济社会,养成了人们追求稳定、平衡的心理特征,倡导“中庸之道”,追求社会安定、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协调,叫人做事不走极端。这种思想对于处理和维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从创新角度看,却无疑有不利的影响。如三国志·魏·李康《运命论》中所讲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诽之”;民谚中的“出头的椽子先烂”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过于求稳趋同、消极保守的特征。这种心理意识往往暗示人们:依传统为人行事不会有大错,凡事不可冒进求奇。受这种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具有一种清醒冷静而又温情脉脉的心理气质——不狂暴、不幻想、贵领悟、轻逻辑、重经验、好历史、珍视人际、讲求关系、反对冒险、轻视创新等等。这种追求折中与和谐、安分守己、退一步想、不为人先等保守退避心理对整个民族的创造力有深刻的负面影响,严重妨碍中国学者提出新异观点和彻底的学术主张。 1.2 “唯上”思想阻碍了超越前人的脚步 儒家文化有很强的人伦色彩,强调“三纲五常”,讲求秩序森然,尊卑有别,先人是权威,祖宗遗物是圣旨。“唯上”意识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表现。在家庭中,妻视夫为“上”,子视父为“上”;走出家庭,生视“师”为上,民视官为“上”。做任何事情,只能唯“上”之命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