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樽俎世界船王—包玉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折冲樽俎世界船王—包玉刚

折冲樽俎世界船王—包玉刚   深水湾别墅里的客厅外交 香港有一处人人皆知的“桃源仙境”——深水湾。这里是港商富豪的别墅区。20世纪后半叶,香港的华人财团——世界头号船王包玉刚、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集团的大老板李嘉诚的豪宅都建在这里。 有趣的是,港人称李宅为“龙窝”,包宅为“凤巢”。由于两家是邻居,故港人又戏谑地称此地为“龙凤巢”——因为包玉刚夫妇膝下有淑女四姐妹,而李府哲嗣成双。 船王包家那栋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白色小洋房,装饰极其豪华的大客厅的墙壁上,镶嵌着主人与多位世界名人、权贵握手言欢,摄制精美、装潢考究的巨型合影—— 1981年9月24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访问世界船王包玉刚环球航运集团时,曾在这里叙会的合影; 1983年3月3日,包玉刚以英国皇家爵士衔(包1963年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CEB)陪同美国总统里根,在这里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盛况留影; 还有1990年包玉刚与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握手欢叙的巨照。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安置在豪华客厅中央的那幅最显著的巨照:1989年邓小平与包玉刚及两家眷属,在北京聚会时的合影。这就体现出,包玉刚晚年深刻懂得:他的后半生是资本商界使他成为船王;而最后是邓小平使他成为热爱祖国的船王,以及他在国内外的历史地位。 别出心裁的行业外交——新船下水的庆典 19世纪初叶,欧美开始制造轮船,便盛行一种行业庆典。每当新造的巨轮竣工,从船台滑行入水时,都要举行下水庆典。由于西方人认为船属阴性,故厂、航双方企业要恭请妇女界的社会名流,莅临船台掷瓶、剪彩,这又称为新船命名仪式。船王包玉刚十分重视这种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礼仪,而且善于借此庆典,来提高其航业的声誉。在他事业有成的后半生,除第一艘新船是他母亲主持下水典礼外,在以后新造的巨轮下水时,他总是不惜巨资,举行这种外交式的盛典,借以扩大环球航运集团的名望。 1982年8月18日,他邀请巴西总统夫人杜塞菲格雷多在上海为其“东星”号下水剪彩; 1982年9月,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应包玉刚的邀请,莅临上海为他在江南造船厂订造的“世谊”号主持下水典礼。女首相在船台上致辞:“这艘船象征着中英两国和香港之间密切关系,热烈庆祝世谊号把友谊带到天涯海角!”她又按照英国传统方式说:“我在这里命名这艘船为世谊号,愿上帝保佑所有的航行者!”接着她用小银斧砍断了红丝绳。一瓶香槟应声撞碎在船首,一幅紫红色的绒幕开启,露出了“世谊”中英文的船名。 1983年4月29日,包玉刚又邀请已故日本首相太平正芳的夫人到沪,为其“马尼拉斯”号货轮主持下水典礼。 且从船王的童年说起 包玉刚191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父亲包兆龙早年去汉口经营制鞋业,后又转到上海经营银楼,渐渐积累中等资产。包玉刚幼年曾就读于上海虹口区著名富商叶澄衷创办的澄衷学堂(其校史记载:早年曾有胡适、李四光、朱可桢等就读过该校)。包玉刚弱冠,又考入吴淞商船学校。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吴淞船校迁往重庆。包玉刚辍学,随家避难衡阳,就业于该市的中央信托局。他经过发奋自学,熟练地掌握了银行业务中的信托、储蓄、保险、贸易各种业务,以后被升迁到重庆,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 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包玉刚从重庆回到上海,受到上海市长吴国桢的器重,委任他为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翌年又提升为该行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这时包玉刚才28岁,已在上海金融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后起之秀”。 1948年底,国民政府在大陆已临全面崩溃之势,其父包兆龙当时对共产党心存疑虑,遂随一些拥有巨资的工商人士移往香港。于是包玉刚遵父命,亦欲随同去港,便向吴市长提出辞呈。此时的吴国桢也将撤往台湾,就乐意放他一马。 二战前的香港,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工商经济十分发达。可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日军占领后,遭到惨烈的破坏,日军强令疏散华民百万人,以致只剩下60万市民。二战结束后,英国殖民者又重新占据香港,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重建香港。到1949年已恢复到战前东方大港的繁荣。其重建措施是,大量吸收华资和人力资源,发展自由港进出口贸易。 包玉刚携老带幼一家七口,在朋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在西摩道租到一套三间的公寓住下。然后与几位从上海同来的挚友合伙开了一家“华人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当时新中国建立不久,遭到美国及其伙伴的封锁禁运。“华人行”便竭力为大陆转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封锁禁运更加严厉,“华人行”只得停业。于是包家便另谋求生途径。他父亲提出经营房地产,可以按时收房租,风险少,较为稳妥。而包玉刚却审时度势,另有远谋。他分析,香港乃弹丸之地,搞房地产十分局促,只能收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