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社交性艺术-和弟子与门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徵明社交性艺术-和弟子与门人

文徵明社交性艺术:和弟子与门人   当阶级观念与互惠之义同时运作时,附从之人同时可以是庇主,晚辈同时亦为他人的长辈。即如文徵明须礼敬年龄较长、身份较高、官位较显赫之人,他本身亦为其后辈或下位者尊崇礼敬的对象。这也或多或少解释了文徵明的画作中,何以有一大部分受画者的身份未载于史册。他们有可能是文徵明的顾客(Customer),以经济实力来交换其画作;更有可能实际上是其附从之人,社会地位不若文徵明,而以个人或以家族的名义与之建立交情,其关系并可借由礼物往还及文徵明之笔墨而得知。在缺乏决定性证据的情形下,这个看法可能永远无法证实。然除了那些背景阙如的人物,如《雨余春树》里的“濑石”外,当时的确有不少人不仅可考,且被视为文徵明的“弟子”或“门徒”。这批人实际上较后世艺术史著作所能呈现的数量更为庞大,其组成分子更为驳杂;且日后官方资料,如成书于18世纪的《明史》中所见的归类,实可再以当时的资料补充,使问题更为复杂。《明史》条目里列举了与文徵明“游”者,依序为:王宠、陆师道、陈道复、王榖祥、彭年、周天球及钱榖(以下将对这些人进行讨论)。而北京故宫博物院所出关于“吴派”绘画的选集里,则将陈道复、陆治、钱榖、陆师道和居节归类为文徵明的五员弟子,视王榖祥与朱朗为“师法文徵明”者,至于周天球,则是“少从文徵明学书”。三百年来书写文徵明的方式,可说一脉相承。然某些人物对文徵明画风之传承看似极为重要,却少见于当时的文献记载,至少就他们与文徵明的实际关系而言;然其他现已淡出于历史视野的人物,在文徵明的文集中却不时出现。无论何者,他们在与文徵明的关系之外,各享有不等的社会地位,有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乡绅阶层,也有实际上靠薪津过活的雇员。用来描述他们的语言亦各有等差,有的用以称高门大族,亦有用于呼贩夫走卒的。然而,无论如何,从这些记录看来,有来有往(reciprocity)与人情礼数(obligation)的法则均历历可见。不管用什么方式,这些人都因着人情礼数的义务而与文徵明绑缚在一起。 一 谁是文徵明的第一个弟子呢?论年纪,也许是陈淳(1483~1544)。文献中多依其字,呼之为陈道复(如文徵明之例)。陈家世代优渥,陈淳更为家族几代以来获有相当功名之人。他较文徵明年轻十三岁,两人相识于各自二十多岁与三十多岁之时,当时文徵明仍于苏州准备科考。现存文徵明作与陈淳的第一首诗成于1504年,次年(1505)亦有诗记两人同席共饮之事。1508年文徵明有《题画寄道复戏需润笔》诗。“润笔”乃是作画或作书所得报酬的美称,这里明目张胆地使用,且强调是“戏索”,可能是故意借着谐谑的语气而淡化其金钱交易的色彩。早于1506年,文徵明便有《江山初霁图》赠与陈淳,题跋描述了这件作品的成画缘由:“适友生陈淳道复至,因以赠之。”1508年时陈淳从文徵明游天平山,归后文徵明有图与诗为记;1511年陈淳伴文徵明赴杨循吉之宴,1513年亦随文徵明游漕湖(传为吴国大夫范蠡所开)。当时的陈淳或许是这群人中年齿较低的,以杨循吉之宴为例,陈淳即在列举的五位宾客里列名最末;然陈淳之名持续出现于文徵明的诗作,这或许说明他们两人的往来主要体现于诗作的唱和,而非散文的书写。这个区别相当重要。他们之间的来往一直持续到1544年陈淳辞世,是年陈淳犹与文徵明乘舟泛于江河,并画松菊请文徵明题识其上。以上诸例皆无法显示陈淳为文徵明之门徒、在师生的人伦关系上地位较卑。据此而观,则他俩的关系似乎可称之为“朋友”;而前例里,文徵明也的确以“吾友”称呼陈淳。然陈淳之诗《新秋扣玉磬山房获观秘笈书画》却使用了弟子对师长所使用的卑逊之辞,例可见于另一信。还有两封文徵明致陈淳之信,行笔无加文饰,简率而直接,且无过度的自我谦抑。第一信如下: 欣赏集别部杂部计四五册,烦检阅。陈湖几时回?病中不承一顾,何耶?壁肃拜道复老弟。 “老弟”一词由“老”与“弟”二字组成,在修辞上属矛盾修饰法,既尊人,又捧自己,借着虚拟的亲属称谓(此乃阶级秩序的基础)表达两人的上下关系。第二信则云: 西斋独坐,有怀道复茂才,辄寄短句。五月廿二日,壁肃拜。元人墨迹卷发还,苏诗装得并附。 “怀”某人虽是作诗的传统,亦可能在情感上含有支配的意味;“关怀”“以保护者、支持者自居而忆及某人”和“思念”等,都包括在这一字的引申义里。将之与信中所提及的“短句”联结(诗作收于《甫田集》中,虽信札并来收录其中),此札可能作于1509年。文徵明之师沈周适于此年辞世,不禁令人联想,文徵明是否因为免去了弟子的身份,便开始以师长自居。至少可以肯定,文徵明所授之业,乃是其自我蕴蓄多年的书画涵养,以及上接元代甚或更早期的文化传承。 而较陈淳还要年少(不消说,这整个世代都比文徵明还要年轻)、经济地位较文家还低的,其作为弟子的辈分就更明确、更无商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