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集成逻辑门电路 例2-1 试针对图2-11所示的两个CT74系列TTL逻辑门电路,分别讨论它们的电压值各约为多少伏? 解:当RiROFF时,构成高电平输入方式; 当RiRON时,构成高电平输入方式。 负载电阻RL的选取应保证:1 输出高电平时,不低于输出高电平的最小值UOHmin;2 输出低电平时,不高于输出低电平的最大值UOLmax 2.6 门电路使用中注意问题 2.6.1 正负逻辑问题 1)正、负逻辑约定 (1)令H=1、L=0:正逻辑约定;若H=0、L=1,则为负逻辑约定。 对同一电路,可用正逻辑,也可用负逻辑。正、负逻辑约定,并不涉及电路本身结构,但据所选正、负逻辑之不同,即使同一电路也具不同的逻辑功能。 (2)本书采用正逻辑,即规定高电平“1”,低“0”, 逻表式、特性表、真值表、卡诺图、波形图均按正逻辑约定。 2)正负逻辑的等效变换 一般用正逻辑描述电路,如果要过渡到负逻辑,只需按下列互换即可: 正(负) 负(正) 与非 ←→ 或非 与 ←→或 非←→ 非 2.6.2 逻辑门多余输入端处理 1) TTL门多余输入端处理 TTL门使用时,如有多余输入端不用,一般不悬空,以防引入低电平干扰,造成逻辑错误。不同门多余输入端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1)TTL与门、与非门多余端 ① 将多余端经过1~3kΩ的电阻接VCC; ② 接高电平UIH=3.6V; ③ 将多余端与其他使用端并接使用。 (2)TTL或门、TTL或非门多余输入端接地。 (3)TTL与或非门一般有多个与门,使用时如有多余与功能块不用,其输入端须接地,否则其输出将恒为低电平;如某与门有多个输入端不用,其处理方法同于TTL与门。 2)CMOS门多余输入端处理 对于CMOS门,多余输入端使之接地(或非门),或直接接+VDD(与非门)。 例2-4 用CMOS反相器CC74HC07作为接口电路,使此门输入为高时,LED导通。要求: 1)画出电路图; 2)设LED点亮时所需正向电流为10mA,正向导通电压为2.2V,VDD=5V,门最大输出低电平UOLmax= 0.1V(由附录C查得),计算限流电阻值。 解:1)根据题意,LED是CMOS反相器的负载,故画电路图,如黑板图示。 2)由图,当CMOS反相器出低时,LED导通发光,因此限流电阻 R =(5-2.2-0.1)V/10mA = 270Ω 得R = 270Ω,已是标称阻值。 尚辅网 / 2.1 基本逻辑门电路 2.2 TTL逻辑门电路 2.4 CMOS逻辑门电路 2.5 BiCMOS门电路 2.6 逻辑门电路使用中的几个问题 2.7 几种集成门电路的性能比较 内容提要: 图2-1 二极管与门电路 2.1 基本逻辑门电路 2.1.1 二极管与门及或门电路 1. 与门电路 +5V VD1 VD2 0 0 0 1 0 0 0 1 1 0 1 1 F A B 表2-1 与门真值表 R F A B 逻辑符号 F=A·B A B 2. 或门电路 0 0 0 1 0 0 0 1 1 0 1 1 F A B 图2-1 二极管与门电路 VD1 VD2 R F ≥1 A B 逻辑符号 F=A+B 表2-2 或门真值表 A B +5V RC F F=A A 1 图 2-3 非门电路 RB A 2.1.2 非门电路 1 0 0 1 F A 表2-3 非门真值表 逻辑符号 2.2 TTL逻辑门电路 2.2.1 TTL与非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1. 电路结构 *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R1 4k? V1 (+5V) R2 1.6k? R4 130? V2 V4 V3 F R3 1k? A B +V CC F A B 2)uA=uB=3.6V UB1=2.1 V uF≈0.3 V 1)uA或uB=0.3 V UB1=1.0 V uF≈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件作者胡孔法数据库新技术-BI工具.ppt
- 园林工程测量课件作者王俊河学习情境一.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件作者胡孔法数据库新技术-传感器网络与数据流技术.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件作者王雯第1章节数据库系统概念.ppt
- 园林工程设计课件作者徐辉潘福荣第4章节山石工程.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件作者王雯第9章节数据库管理.ppt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件作者王雯第11章节数据库技术.ppt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3版课件作者何玉洁第1章节数据库概述.ppt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3版课件作者何玉洁第2章节数据库系统结构.ppt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3版课件作者何玉洁第3章节SQL语言基础.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