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浓缩.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尿常规浓缩

临床基础检验 ——尿常规 接下来请大家随着这节课的内容一起进入尿常规的学习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查有重要价值,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随着科技发展,尿常规的“内涵”越来越丰富,现在尿常规的检查项目已经发展到半自动、全自动的仪器化检测时代 重点内容 尿常规检查内容 参考范围:随机尿:4.5~8.0 ; 24h尿:均值6.0 正常值参考: 1.015-1.025 随机尿:1.003-1.030 ,首次晨尿:1.020 ; 新生儿随机尿:1.002~1.004 临床意义: 尿比重检查是临床估计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的常用指标。 高密度尿: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肾前性少尿疾病(肝病、心功能不全、高热、脱水等) 低密度尿:提示肾脏稀释功能受损(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衰竭多尿期、慢性肾衰竭、肾小管间质疾病、尿崩症) 尿比重与尿内所含溶质量成正比,与尿量成反比,与尿颜色深浅平行。 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尿内挥发性酸,长时间放置后可出现氨味。 典型病理性气味: 氨味:慢性膀胱炎、慢性尿滁留 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 参考范围 ] 定量: 10mg/L; 定性:阴性 [ 参考范围 ] 定性:阴性 [ 参考范围 ] 定性:阴性 [ 参考范围 ] 定性:均为阴性 [ 参考范围 ] 定性:阴性 [ 参考范围 ] 定性:阴性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 ①肾小球性血尿(伴有蛋白尿和管型,红细胞变形)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狼疮性肾炎 ②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形态正常) 肾结石、泌尿系肿瘤、肾盂肾炎、多囊肾、急性膀胱炎、肾结核和血友病等 白细胞和脓细胞 上皮细胞 ①小圆上皮细胞 肾小管病变,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可见此类细胞。其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或移行上皮深层。 ②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细胞) 女性尿液中常见,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大量出现时可能为尿道炎。 ③移行上皮细胞 来自肾盂、输尿管、近膀胱段及尿道等处的移行上皮组织。 微生物 结晶体 尿液在离心沉淀后,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形态各异的盐类结晶体 管型成分 尿液管型是蛋白质、或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和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聚体。 尿常规注意事项 尿液标本要新鲜 标本采集要清洁 尿量超过10mL 尿路感染者脓尿呈间歇性,需多次留取 抗菌药物会影响结果准确性 * * * 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常规检查的结果分析 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尿的一般理化性状 尿的化学检查 尿沉渣检查 尿常规 尿的一般理化性质 尿的化学检查 尿沉渣检查 尿量 尿气味 尿颜色 透明度 尿比密 尿pH 红细胞 尿干化学检查 尿胆原 尿血红蛋白 尿白细胞 尿亚硝酸盐 白细胞 细菌 上皮细胞 管型 真菌 尿胆红素 尿酮体 尿糖 尿蛋白 尿常规的结果也从以上内容逐一进行分析 尿常规检查内容 尿液的理学检查 尿量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尿量变化与气候、饮水量和食物等有关 正常尿量参考: 成人:1,000-1,500ml/24h 新生儿:30-60ml/24h 婴儿:100-150ml/24h 儿童:500-1000ml/24h 400 100 1500 2500 无尿 少尿 正常 多尿 1.尿量 单位:mL/24h 多尿: 生理性:饮水过多、输液等 病理性:尿崩症、甲亢、糖尿病、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等 少尿(或无尿) 肾前性: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率过滤降低; 肾性:肾实质病变,肾衰竭 肾后性:尿路梗阻 2.酸碱度(pH) 尿液的理学检查 代谢性碱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尿路感染,利尿 发热、脱水,严重失钾 素食,碳酸氢钠等药物 高蛋白饮食,Vc、氯化铵等药物 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痛风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碱性尿 酸性尿 3.尿比重 尿液的理学检查 4. 颜色和透明度 尿液的理学检查 正常尿为淡黄色、清亮透明 尿色随尿量的多少、饮食、药物及病变而改变 透明度—混浊度,跟据尿中所含物质种类及量而定 混浊的尿液产生的原因: 含尿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等结晶,加热或酸碱溶解 脓尿和菌尿 血尿与血红蛋白尿 5.气 味 尿液的理学检查 尿液化学检验 1.尿蛋白 尿液的化学检查 1.生理性蛋白尿 (1)功能性蛋白尿 (2)体位性蛋白尿 2.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肾小管性、混合性、溢出性、组织性蛋白尿,按尿中蛋白含量分轻、中、重三类。 临床意义: 2.葡萄糖 尿液的化学检查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