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智能材料 第4章 电磁流变体 4.1 电流变体研究概况 电流变效应是指某些复杂液体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作用下,在毫秒量级的时间内其流变性能发生急剧且可逆变化的效应 。 电流变液因其特殊的性能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用来制造减震器、离合器、液压阀、激励器等器件及系统。 工程应用要求理想的电流变液材料应具备下述性能:较低电场下具有较大的剪切强度;零场时黏度尽可能小;使用温度;电流密度低;抗沉降性好;无污染。 4.1.1 电流变液相变机理研究进展 早在1896年,美国的Duff发现蓖麻油对电场比较敏感,在电场作用下其黏度有明显变化。1935年,Bjornstahl研究了液晶在高温条件下(大于1600C)对电压的依赖性。他的结论是,对各向同性液体来说,施加电场,流体的黏度降低;而各向异性的液晶在电场的作用下,当电场强度小于100V/cm时,黏度呈增长的趋势,当电场大于100 V/cm时,黏度趋饱和,不再随场强的增加而增加。Alcock在同一时期对某些极性和非极性流体进行研究的时候发观,极性流体的黏度在电场作用下有变化,而非极性流体的黏度不受电场作用的影响。在这以后从1935年到1946年期间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有杂质离子或具有永久偶极的导电性流体来说,在电场作用下它们均发生电致变黏现象。1947年,美国的Winslow在他的专利中第一次报导了电流变效应这一现象。Winslow进行了系统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他在1949年发表的有关Johnsen-Rahbecle效应的研究结果标志着电流变学的诞生。 4.1.1 电流变液相变机理研究进展 电流变体是由尺寸在微米级的固体颗粒分散在介电液体中形成的悬浮体系,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它们的黏性、塑性、弹性等流变性能会发生显著的可逆变化。 4.1.1 电流变液相变机理研究进展 1.介电极化 在电场作用下,颗粒因介电极化产生偶极子,当它们沿电场方向排列时相互吸引,当垂直与电场方向时相互排斥,因而形成沿电场方向的链状结构,随着电场强度及颗粒浓度的增加,单链相互聚集进而形成柱状结构。 2.双电层 双电层由两部分组成:(a)紧密吸附在微粒表面的单层离子;(b)延伸到液体中的扩散层。Klass和Martinek认为在电场作用下双电层诱导极化导致电荷不平衡分布,双电层发生形变,变形双电层间静电相互作用使流体发生剪切流动且使耗散的能量增加,因而强度增加。 4.1.1 电流变液相变机理研究进展 3.水桥 Stangroom提出了电流变效应的水桥机理,他认为体系具有电流变效应的基本条件为:(1)分散介质为憎水性液体;(2)分散相为亲水性且多孔的微粒:(3)分散相必须含有吸附水且含量显著影响电流变液的性能。 4.电泳 悬浮液中的颗粒带有静电荷就会向着带有异号电荷的电极移动,即发生电泳现象。 4.1.1 电流变液相变机理研究进展 建立电流变液微观模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材料的组合、微结构等参数同其宏观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粒子极化模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利用分子动力学仿真及布朗动力学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模拟预报在外场作用下,电流变液微结构的转变过程及其宏观性能。当外加载荷满足小雷诺数的流动条件下单个粒子的运动由如下牛顿方程式给出。 4.1.1 电流变液相变机理研究进展 为了简化计算,人们通常不计水动力及粒子惯性力的影响,在这种假设条件下,运动方程简化为: Gast及Zukoski和Jordan及Shaw考虑到粒子布朗运动效应,推广了诺贝尔物理奖得主de Genes及Pincus关于铁电流体模型,研究丁稀疏粒子分布情况下链的成形过程,在强电场的作用下,链的长度近似由下式确定: 4.1.1 电流变液相变机理研究进展 Tao等人及Jaggi等人发现,当外加电场强度超过某—临界值时,粒子形成连续的固体网络。将球形粒子当成点分布的偶极子的情况下,预报的临界电场强度如下: 4.1.2 电流变液本构方程的研究进展 液体动力与静电极化力相互作用的比值定义为Mason数 液体动力与热力的比值定义为Peclet数,即 静电极化力同热力的比值用参数表示 4.1.2 电流变液本构方程的研究进展 1.Bingham液体本构方程 一些研究者采用Bingham本构模型描述电流变体的流变特性,即 2.电流变体流变性能的研究进展 4.2 电流变液的性能研究 4.2.1 电流变效应 4.2.2 电流变材料 绝大多数电流变液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可极化的固体颗粒为分散质,绝缘油作为分散剂,另外含有少量电流变活化剂。 电流变液主要分为两大类:“含水”型电流变液(hydrous ER fluids)及“无水”型电流变液(anhydrous ER fluids)。 4.2.3 电流变液屈服应力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作者杨毅明2013版第4章节数字处理的技巧.ppt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作者尹为民1 2-1.1离散时间信号.ppt
- 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课件作者朱祥贤主编项目三.ppt
- 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课件作者朱祥贤主编项目五触摸式防盗报警电路制作与调试.ppt
- 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课件作者朱祥贤主编项目一.ppt
-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项目教程课件作者段有艳等项目4多路抢答器的设计.ppt
-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项目教程课件作者段有艳等项目5六十进制计数器的制作.ppt
- 数字信号处理课件作者尹为民12-3.3频域抽样定理+3.4DFT计算线性卷积.ppt
-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项目教程课件作者段有艳等项目6电子门铃电路的设计.ppt
- 数字电子技术应用项目教程课件作者段有艳等项目7数字电压表的设计与实现.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