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抗凝技术(终稿).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凝治疗并发症 6-8分 HIT 高可能性 4-5分 HIT 中可能性 4 分 HIT 低可能性 HIT危险性评估(4Ts评分系统) Warkentin TE: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pathogenesis andmanagement. Br JHaematol 121(4):535–555, 2003 抗凝治疗并发症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 EDTA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输血后紫癜 系统性血液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奎宁 奎尼丁 复方新诺明 利福平 扑热息痛 双氯芬酸 卡马西平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败血症 肝素治疗5~10日内血小板下降50%以上或降至10万/μl以下 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深静脉最常见) HIT抗体阳性 停用肝素5~7日后,血小板数可恢复至正常 抗凝治疗并发症 停用肝素或LMWH 1个月内有53%患者出现血栓、栓塞性疾病,需要抗血小板、抗凝或促纤溶治疗 禁止再次使用肝素或LMWH。100天内再次应用肝素或LMWH可诱发伴有全身过敏反应的急发性HIT 诊 断 治 疗 抗凝治疗并发症 高脂血症、骨质脱钙 病因 长期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与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较少发生 预防与处理 尽可能减少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剂量 优先选择低分子肝素 给予调脂药物、活性维生素D 和钙剂治疗 抗凝治疗并发症 低钙血症、高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病因 枸橼酸钠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 患者存在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预防与处理 采用无钙、无碱、无钠的置换液 监测游离钙离子浓度、调整枸橼酸钠输入速度和剂量 改变抗凝方式,并调整透析液和置换液的成分 抗凝治疗并发症 高钾血症 发病机制 抑制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醛固酮合成 减少球状带细胞醛固酮受体 减少球状带细胞数目 预防与处理 规律透析者几乎不用处理 肝素并发症及常用替代抗凝方法 并发症 替代方法 出血风险,活动性出血 无抗凝剂,低剂量肝素,枸橼酸 肝素诱发的HIT 无抗凝剂,枸橼酸 脂质紊乱 替代抗凝剂 骨病 无相关研究 瘙痒 替代抗凝剂 高钾血症 低分子肝素,替代抗凝剂 脱发 替代抗凝剂 诱发炎症 枸橼酸 各种抗凝方法的优缺点 Seminars in Dialysis. 2010, 23(5 ):510–515 优 点 缺点 肝素 安全,抗凝作用快速消失,经济 半衰期短,需要持续输入或间歇给药,HIT 低分子肝素 一次给药,不需要监测 半衰期长,透析后的10~15小时有出血风险,无有效对抗剂,HIT,价格较贵 枸橼酸 减少了出血风险,对于HIT患者的替代抗凝 操作复杂,需要监测,价格贵 凝血酶抑制剂 起效快,肝脏代谢,半衰期短,HIT替代抗凝 需要监测ACT,价格较贵 无抗凝剂 降低出血风险 增加了透析管路凝血的风险,由此可能会增加费用 Seminars in Dialysis. 2010, 23( 5). 510–515 * Antithrombotic drugs September 2007 *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LMWHs) are obtained from heparin via chemical or enzymatical degradation. This procedure results in some heparin chains cleaving at the site where thrombin binds. Thus, LMWHs have a reduced capacity to inhibit thrombin, but the anti-factor Xa activity remains intact as this factor does not need the thrombin binding site. LMWHs are therefore sometimes characterised with an anti-factor Xa to anti-factor IIa ratio, e.g. 4:1, which means that the anti-factor Xa activity is 4 times higher than the anti-factor IIa activity. Thrombin structure. (A) Ribbon diagram of thrombin (heavy chain only) colored from N to C terminus from blue to red, with disulfide bonds shown as s

文档评论(0)

y200621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