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5 ,2011
· ·
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
: “
第三次工业化 铸造跨越 中等收入
”
陷阱 的国家价值链
1 2
孙建波 张志鹏
(1 , 100872 ;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北京
2 , 214000)
江南电缆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江苏无锡
: GDP 4 000 , 。
摘 要 在人均 超过 美元之后 中国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 国际经验和中
, , 。 ,
国的现实表明 只有形成国家价值链 才能够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为此 中国需要启动和推进
, , , 、
第三次工业化 以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生长为核心 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实现收入均等化
。 ,
消费高级化和扩大内需战略 在推进第三次工业化的进程中 应在制度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上进
, 。 , 、
行多方面的变革创新 努力增强社会能力 随着第三次工业化的深化发展 我国将在经济 社会和
国际关系等方面实现重大转变。
: ; ; ;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国家价值链 第三次工业化 主动城市化
、 “ ”?
一 如何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
250 , ,
世界工业化进程展开 多年来 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跻身中等收入的行列 但进入高
。 30 , 300
收入阶段的国家依然屈指可数 在保持了 余年的高速增长后 中国从一个人均不足 美元
GDP , “ ”。
的低收入国家成长为 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国 成功摆脱了 低收入陷阱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
,2010 GDP 39. 7983 。 , GDP 4 000
布的数据表明 年中国的 为 万亿元 依此推算 中国的人均 已超过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_中等收入陷阱_与中国经济增长的_省略_动力问题_基于TFPG视角的分析_张德荣.pdf
- “中等收入陷阱”风险规避研究:人力资本的视角.pdf
- 1962-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pdf
- 2009-马岩-我国面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及对策.pdf
- 2010-周学-经济大循环理论_破解中等收入陷阱和内需不足的对策.pdf
- 2010-马晓河-迈过_中等收入陷阱_的需求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调整.pdf
- 2011-陈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研究_迈过_中等收入陷阱_的选择路径.pdf
- 2011-伍业君、张其仔-_中等收入陷阱_的理论解释.pdf
- 2012_田春生-关于_中等收入陷阱_的文献研究.pdf
- 2012-李炳炎-跨越_中等收入陷阱_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pdf
- 2012-杨承训、张新宁-科学运用_两期论_把握阶段性特征_兼析_中等收入陷阱_论的非科学性.pdf
- 2012-袁富华-长期增长过程的_结构性加速_与_结构性减速_一种解释.pdf
- 2012-周冰-市场经济和发展道路上的陷阱.pdf
- 2013-杜曙光-中等收入陷阱_经济学基础再发现.pdf
- 2012-汪涛、胡志鹏-中国经济未来十年_人口结构变化的挑战和应对.pdf
- 2013-胡永泰-威胁中国经济的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类型.pdf
- 2013-徐康宁,陈丰龙-经济增长的收入_门槛_效应及其阶段特征_兼评_中等收入陷阱_之说.pdf
- LED视角亮度关系及其对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影响分析-宋新丽.pdf
- LCDITO自动检测系统设计-朱飞虎.pdf
- LED显示单元显示缺陷检测-冯玉森.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