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必修).pptVIP

第一二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必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二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必修)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 * 1.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a、标志和意义a;姜寨遗址的特征a: 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具有了生产经济的性质。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陕西临潼的姜寨遗址是早期农耕聚落的一个典型,姜寨遗址所呈现的共同耕作、平均分配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2)神话传说a: 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经历代口耳相传而得以传承,所以保留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但神话传说带有虚构夸张的成分,不等同于历史。 (3)中华考古文化遗址的分布特征a: 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是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地区。 2.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1)文献记载中的夏朝b: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夏朝已设官分职,夏王的左右设有各种专职的文武官员。夏朝有一定数量的军队,设置了监狱,并制定刑法以镇压反抗者。 (2)二里头考古发现c: 半个多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一直在寻找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地域和年代一致的遗址和遗物,希望发现属于夏朝的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其中发掘于中原地区的一些考古遗址很引人注目,而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 在二里头遗存中,发掘出两座类似宫殿的遗址。宫殿式建筑的出现,说明了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 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饲养家畜,已进入了青铜时代,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 3.商朝与青铜文化 (1)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b 二重证据法(用文献与考古相互印证的方法探究历史)C、d: 通过考古发现和后世的文献记载对比互证,是我们研究上古历史的基本方法。 运用考古发现和后世以及当时的问下记载多重印证,是我们研究上古历史的又一基本方法。 (2)司母戊鼎b;商朝青铜器的特征b: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的大小、形制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青铜器上还铸有浅浮雕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出土和传世的青铜器数以万计,著名的“司母戊鼎”等大型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3)甲骨文b: 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它是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王国维运用现代考古学的成果,结合《史记》、《汉书》等文献史籍资料,对汉代边塞和烽燧的考实、玉门关址、楼兰及海头城位置的确定,西域丝绸之路的探索以及汉代边郡都尉官僚系统的职官制度的排列等汉晋木简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问题,逐一做了详尽的考释,博大精深,对后人裨益极大。由此他创立的“二重证据法”,即“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的研究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重证据法的由来 二重证据法的方法论价值根本在于它开拓了史料的来源。甲骨卜辞“有裨于经史二学”;敦煌写本是补订史实、校勘文献的依凭;封泥玺印“足以考正古代官职地理书”;陶器、货币上的文字都“足以考经证史”。 二重证据法的价值还在于它提出了检核传承文献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经史典籍作为史料记载史实的可信度,是需要检验的。如,甲骨卜辞这样的不同来源的资料证明了《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帝王世系的记载是基本可信的。 二重证据法的价值 训 练: 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右面是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对于进一步探索二里头夏朝文化遗址有效方法是( ) ①进一步研究考古资料 ②研究《史记》等文献 ③研究《资治通鉴》等文献 ④研究先秦故事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