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教育1124课件
大学生健康教育 主讲:钱桂花 电话 平时成绩:考勤、上课表现、作业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第14周 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健康教育 3、气质 4、 营养 二、简答题 1、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2、怎样预防和战胜疾病?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来源? 三、论述题 1、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6道(30分 每题5分) 2、简答题:4道(30分 5+7+8+10) 3、论述题:1道(40分) 公共邮箱:dxshjkjy201009@163.com 密码:123456 考试科目:大学生健康教育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2月6日 下午18:40—20:40 考试地点:9栋202、203、302、303 注意:请同学记得带身份证、学生证参加考试 健康新概念包括五个方面。 ① 躯体健康,是指人在生物学方面的健康。既要了解疾病发病原因,也要掌握预防疾病的措施和治疗疾病的方法,以及治愈后的康复措施。 ②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充实,处事态度和谐,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平衡。心理健康包括三个方面含义:第一,自我人格是完整的,情绪稳定,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正确评价自己。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没有恐惧感,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不断进取,有理想和追求。 ③社会适应性良好,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各种行为都能适应当时环境的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行为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 ④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可的准则来约束、支配自己的言行,能为人们的幸福做贡献。 ⑤生殖健康,是指生殖系统及其他功能和在整个生殖过程中的体质、精神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处在良好的状态。它包括生育调节、母婴安全健康、生殖系统疾病预防、性保健及性病防治方面。 健康的标准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①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处理工作和日常生活事务,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有责任心,乐于承担责任和困难; ③睡眠良好,会休息; ④应变能力强,能很快适应周围环境的各种变化; ⑤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⑥体重适中,身体匀称; ⑦眼睛明亮,反应敏捷; ⑧牙齿清洁,无龋齿,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⑨面对烦恼和不良刺激能够自我控制,能够自我放松; ⑩头发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有四大类。 ⑴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⑵ 环境因素 ⑶ 生物学因素 ⑷ 卫生保健服务因素 怎样预防和战胜疾病 ①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掌握卫生知识和防病常识,提高健康意识,自觉地做到“未病先防”。 ② 积极开展环境治理,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使人们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状态下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④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⑤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⑥ 积极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体免疫水平。 疾病的三级预防 ① 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素预防。主要在未发病前采取各种措施清除和控制危害健康的因素,增进人群健康水平,防止健康人群发病。 ② 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做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复发和转变为慢性疾病。 ③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主要是对患病者进行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促进康复等恢复劳动和生活能力的预防措施。 健康教育 概述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和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以达到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健康教育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教育活动,强调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 。 第二章 大学生心理与健康 学习目标分析: 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基本标准、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不良情绪对身心的危害及其干预; 难点:性格、气质与健康、大学生自杀行为及其干预; 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心理状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