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双孢蘑菇-食用菌栽培学各论.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孢蘑菇-食用菌栽培学各论

食用菌栽培学各论 ;;第一节 概述 ; 蘑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每100克蘑菇含蛋白质3.7克,脂肪0.2克,糖30克,纤维素0.8克;磷10毫克,钙9毫克,铁0.6毫克,维生素B10.1毫克,维生素B20.35毫克,维生素C3毫克;而且,还含有包括人体8种必须氨基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比较高。可见,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 除了食用价值外,蘑菇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蘑菇子实体含有丰富的胰蛋白酶、麦芽糖酶,可治疗消化不良和降低血压。用蘑菇预煮液制成的“肝血康复片”和“711”片剂或糖浆,可防治肝炎和白细胞减少及消化不良等症。 ; 蘑菇的人工栽培源于法国。18世纪初(1707年),巴黎人利用废弃的石灰窑开始种植,至今已近300年。直到20世纪初(1902年),Dugger用组织分离法培养纯菌种获得成功,才开创了蘑菇栽培新纪元。蘑菇栽培在世界各地传播,由法国到英国、荷兰、德国,接着传到亚太地区,美国、中国、日本、韩国等国。 我国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上海、福州等沿海城市栽培。 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广的菌类,约70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蘑菇。1990年世界蘑菇年产量142.4万吨(郭)。近10年间,我国栽培面积渐增,产量日升。商品形式主要有罐头、盐水菇、脱水蘑菇等。 ; 一、形态特征 (一)菌丝体:气生菌丝呈纯白色绒毛状,显微镜下观察,透明白色,有横膈膜,分枝,直径1—10微米。 (二)子实体:菌盖宽5—12厘米,初为扁半球形,后平展;表面光滑,白色至淡黄色;菌肉厚,白色;菌褶离生,早期粉红色,后变暗褐色;菌柄与菌盖同色,近圆柱形,长5—9厘米,直径1.5—3厘米;有菌环,生于菌柄中部;多数担子只生两个担孢子,孢子光滑,椭圆形,6—8.5×4.5—6微米,孢子印黑褐色。 ;; 二、生活史:无锁状联合的次级同宗结合;其一生由孢子萌发,菌丝发育,子实体形成三个阶段组成。双孢蘑菇存在不亲合因子,每个担子只产生两个双核(异核)孢子,担孢子萌发直接形成双核菌丝,经过发育形成子实体。 ;三、生活条件:蘑菇属于草腐生菌类。 (一)营养条件 (二)环境因子 1.温度 2.水分和湿度 3.空气 4.光 5.PH值;(一)营养条件 可广泛利用C、N源,但无法利用硝态N。如各种糖、淀粉、树胶、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泥炭等。蘑菇不能直接吸收蛋白质,但能很好的利用其水解产物,如蛋白胨、氨基酸等。 蘑菇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丰富的碳源和氮源作为基本营养,而且在吸收利用碳素和氮素时,是按一定比例吸收利用的。蘑菇子实体分化和发育的最适C/N为17:1,配料时原材料的C/N应在30—33:1为宜。 矿物质营养也很重要。如Ca、P、K等。Ca可中和酸根稳定PH值,P、K 则是代谢不可获缺的组分。生产上常用石膏(CaSO4)、碳酸钙(CaCO3)、熟石灰[Ca(OH)2]等作为钙肥 。堆肥过程中N、P、K三种肥料的比例应为 N:P:K=13:4:10 ;(二)环境因子 1.温度:属于变温结实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3℃,最适温度24℃;子实体形成的温度范围为4—23℃,最适温度16℃。 结实时,温度可下降,不可回升,否则易造成死菇。原因是,低温下,菌丝扭结,形成子实体,养分由菌丝运往子实体。而温度回升时,菌丝生长恢复,消耗养分,造成营养不良。 ; 2.水分和湿度:水是蘑菇的主要组成部分,蘑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都含有90%以上的水分。蘑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自培养料、覆土层和空气中的水蒸汽。培养料含水62—65%,土粒含水量18%,菇房相对湿度70—80%,适合菌丝生长;土粒含水量20%,菇房相对湿度85—90%适合子实体分化发育。 ;3.空气:好气性真菌。 (1)菌丝生长的适合[CO2]为0.1—0.5% (2)菇房和覆土层上方空气中[CO2]达0.5%时,抑制子实体分化。 (3)大气中[CO2]浓度减少到0.03—0.1%即可诱发菇蕾产生{空气中[CO2]为0.03%},因此,出菇前应大规模通风,补充新鲜空气刺激菇蕾发生。 ; 4.光:生长发育无须光照。黑暗条件下子实体洁白。但有光子实体也可正常生长。 5.PH值:菌丝生长5-8.5,最适6.8-7.2,子实体:6.5-6.8,生产实践中,培养料和覆土材料的PH一般为中性微偏碱。以中和菌丝生长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 ;第三节 栽培技术 ;一、工艺流程及栽培季节确定 (一)工艺流程 配料——培养料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