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课件作者罗永革等第4章节离合器设计.ppt

汽车设计课件作者罗永革等第4章节离合器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尚辅网 /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及选择 第三节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第四节 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 第五节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 第4章  离合器设计 第一节  概  述 1)既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又能防止传动系统过载。 2)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剧烈抖动和冲击。 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 4)工作性能稳定,即作用在摩擦片上的总压力不应因摩擦表面的磨损而有明显变化,摩擦系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 5)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小同步器的磨损。 6)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并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 7)操纵轻便。 8)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9)通风散热性良好。 10)结构应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等。 第二节  离合器的结构形式及选择 一、从动盘数的选择 二、压紧弹簧的结构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三、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 四、压盘的驱动方式 一、从动盘数的选择 1.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 2.双片离合器 3.多片湿式离合器 图4-1 单片离合器 一、从动盘数的选择 二、压紧弹簧的结构和布置形式的选择 1.周置弹簧离合器 2.中央弹簧离合器 3.斜置弹簧离合器 4.膜片弹簧离合器 4.膜片弹簧离合器 1)膜片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性特性(见图4-14),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的允许磨损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从安装时的工作点B变化到A点),因而离合器工作中能保持传递的转矩大致不变;而圆柱螺旋弹簧,其压力大大下降(从B点变化到A′点)。 2)膜片弹簧兼起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 3)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很少,性能较稳定;而圆柱螺旋弹簧压紧力则明显下降。 4)膜片弹簧以整个圆周与压盘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 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 6)膜片弹簧中心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好。 图4-3 膜片弹簧离合器 4.膜片弹簧离合器 三、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 图4-5 推式膜片弹簧单支承环形式 三、膜片弹簧的支承形式 图4-7 推式膜片弹簧无支承环形式 四、压盘的驱动方式 图4-9 传动片式的驱动方式 第三节 离合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一、离合器传矩能力计算 二、离合器后备系数β值的确定 三、摩擦片外径D和其他尺寸确定 四、单位压力p0确定 四、单位压力p0确定 图4-10 单位压力与摩擦片外径的关系 1—适用于乘用汽车 2—适用于商用货车 第四节 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 一、从动盘的设计 二、压盘设计 三、膜片弹簧设计 四、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 一、从动盘的设计 1.从动片的设计 2.从动毂的设计 3.摩擦片的设计 三、膜片弹簧设计 1.膜片弹簧设计计算基本公式 2.膜片弹簧基本参数选择 3.膜片弹簧材料及制造工艺 1.膜片弹簧设计计算基本公式 图4-11 膜片弹簧及其受载后的变形情况 —大端变形 —分离时大端附加变形 —压紧力 —小端变形 —分离时小端附加变形 —分离力 1.膜片弹簧设计计算基本公式 图4-12 膜片弹簧尺寸符号示意图 1.膜片弹簧设计计算基本公式 图4-13 膜片弹簧小端受载时的变形图 2.膜片弹簧基本参数选择 (1)H/h比值选择 设计膜片弹簧时,要利用其非线性弹性变形规律,以获得最佳使用性能。 (2)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选择 (3)R及R/r的确定 比值R/r关系到碟形材料的利用。 (4)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α 膜片弹簧自由状态下圆锥底角α与内截锥高度H关系密切,α=arctan[H/(R-r)]≈H/(R-r),汽车膜片弹簧起始圆锥底角α约在10°左右。 (5)膜片弹簧小端半径rf及分离轴承作用半径rp rf主要由离合器结构决定,其最小值应大于变速器第一轴的花键外径,以便安装。 (6)爪数目n和切槽宽度δ1、δ2及半径re 汽车膜片离合器分离爪数目n12,一般为18左右;切槽宽度δ1≈3.5mm、δ2≈10mm,半径re与δ2有关,一般来说,r-reδ2。 (7)支撑环平均半径e和膜片弹簧与压盘的接触半径L e和L大小将影响膜片弹簧的刚度,一般来说,e应尽量接近于r而略大于r,L应接近于R而略小于R。 (2)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选择 图4-14 膜片弹簧工作点位置图 四、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 1.以减小结构尺寸为目标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基本参数的优化 2.以强度为目标的膜片弹簧优化设计 3.以工作压力的稳定性为目标的优化设计 4.三种模型的比较分析 1.以减小结构尺寸为目标的膜片弹簧离合器基本参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