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27《短文两篇》课件 新人教版
*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了解文体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 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学习目标 ⒈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作者生平及背景 ⒉准确朗读课文,划分节奏,会翻译课文。 ⒊通过品读语言,能准确归纳内容要点,能理解分析内容,并说出作者情感。 ? 自学指导一: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作者生平及背景。 自学检测一 指名介绍作者及背景. ⒉准确朗读课文,划分节奏,会翻译课文。 朗读指导 《答谢中书书》多为四字骈句,朗读节奏为二二停顿,散句以句意来定。 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2、请同学们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注意勾画出疑难句,同学可以就近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并向全班同学和老师质疑问难。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4、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 (季节) (消散) (坠落) (人间的仙境) (参与,指欣赏) 自学检测练一: 你知道红色字的意思吗? 课文翻译(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林,四季长存。 课文翻译(二)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以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以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自学指导三:通过品读语言,能准确归纳内容要点,能理解分析内容,并说出作者情感。 1.请同学们根据作者对山川景色的描绘,想像画面,跟相邻的同学合作,用下列句式说话: “文中?????????? ???句话,意思是: ,为我们呈现了?????? ?? 美。”(提示:可从山水、色彩、晨昏、动静、角度等方面去发现。) 方法:先找出相关语句,然后翻译语句,再说读出了什么美。 2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学检测练三 1.请同学们根据作者对山川景色的描绘,想像画面,跟相邻的同学合作,用下列句式说话: “文中?????????? ???句话,意思是: ,为我们呈现了?????? ?? 美。”(提示:可从山水、色彩、晨昏、动静、角度等方面去发现。) 方法:先找出相关语句,然后翻译语句,再说读出了什么美。 文中“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句话,意思是: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 3.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