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 录.docVIP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 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7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 录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实录 该课获第四届“中语杯 ”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赵学东 /执教 、整理 师: 同学们好 ! 我来自山东,虽然是第一次来湖北,但我早就知道荆楚大地人杰地灵,还是鱼米之乡 。 来到这里后,我被茂林修竹 、 亭台楼阁和淼淼江水深深感染 。 我国古代有一位文学家生在四川,成名于湖北,在距离我们这里三百公里的黄州,他留下了生平最瑰丽的篇章 。 他就是我国宋代大文学家苏轼 。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写于黄州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师板书课题和作者 。 ) 师: 古人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 学习古文应该反复朗读,以至成诵 。 因为,不诵读就不能领会文章的意蕴 。 下面,同学们挺直腰,捧起课本,自由地大声朗读一遍课文,要读准字音和停顿 。 (生自读课文 。 ) 师: 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有的还很动情 。 哪位同学愿意自告奋勇读一遍这篇文章? (一生朗读 。 ) 师: 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 他读得挺流畅,有的句子还读得很有感情 。 师: 哪一句读得有感情? 他读出了怎样的感情? 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这一句,他读时的语气很强烈,有点清高的感觉 。 师: 他读得这一句确实有味道,你的点评也很到位 。 现在,同学们带着刚才听读过程中获得的启发齐读一遍课文 。 (生齐读课文 。 ) 师: 要想真正读出文章的情味,必须走进文本,理解和揣摩作者笔下的情感 。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和运用《古代汉语词典》,试着翻译一遍课文,读懂文章大意,不懂的词句用笔标画出来 。 (生自主通译全文 。 ) 师: 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自译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 (生分组讨论,师参与其中 。 ) 师: 刚才各小组的讨论都很有效 。 老师在参与过程中也很有收获 。 哪位同学还有不理解的词句需要解决,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 生“: 月色入户 ”中的“ 户 ”的意思是“门 ”还是“窗户 ”? 师: 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 : 我查《 古代汉语词典 》 了,“户 ”应该是“门 ”的意思 。 师:《古代汉语词典》对学习文言文很有益,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借助工具书学习的好习惯 。 (屏显“户 ”字的演变 。 ) 师: 这是“户 ”字的发展演变历程,下面同学们结合“ 门 ”字的古字,判断“户 ”字的意思 。 (屏显“门 ”的古字 。 ) 生:“户 ”字是“门 ”字的一半 。 师: 你的观察能力很强 。 户的古义就是带转轴的半扇门,现在泛指门 。 (屏显 。) 户,护也 。 半门曰户 。 师:《说文解字》 中说:“户,护也 。 半门曰户 。”现在,请同学们联系所学,说出一些我们初一学过的含“户 ”的文言语句 。 生:“木兰当户织 ”。 师: 学习文言文,要注重积累和迁移,这样我们才能温故而知新 。 谁能说出既含“户 ”字且其含义是“门 ”的成语? 生: 夜不闭户 。 生: 足不出户 。 生: 家喻户晓 。 师: 家喻户晓的“户 ”的意思不是“门 ”,而是“住户 ”“人家 ”。 现代汉语中,有些成语中的字还依然保留着古字的含义,平时加强成语积累对丰富同学们的语言非常有好处 。 理解了文意,同学们就能更好地读出文章的情味了 。 下面,我们再齐读一遍这篇小品文 。 (师生齐读 。 ) 师: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 ”。 朗读就是要读出文字背后的作者的“心声 ”。 文言四字句在古诗文中有独特的表现力 ,朗读时要读出其鲜明的节奏和音律的美感 。 作者苏轼在文章第一句话中 ,连用了三个文言四字句,同学们试着读一读,看看每一句应该读出什么感觉 。 (屏显 。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 (生自读 。 ) 师: 第一句是交代时间 。 全文共 84 个字,却用 10 个字交代时间,可见作者是如何的郑重其事 。 第二到第四句要读出怎样的感觉? 生: 第二句要读出闲散无聊的感觉,因为作者要脱衣服睡觉了 。 生: 第三句要读出惊奇的感觉,因为作者想睡觉时月光却照进门来,令他惊奇并睡意全无 。 生: 文中作者说他是“ 欣然起行 ”。“欣然 ”就是高兴的样子,所以第四句要读出欣喜之情 。 师: 短短的 12 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微妙的心境变化 。 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手势和老师一起完成朗读 。 老师读第一句,同学们齐读后面三句 。 (师用手势体现情感的起伏变化,师生共同完成朗读 。 ) 师: 在月光的招引下,苏轼起身寻友,夜游承天寺 。 在静谧的承天寺里,他的心弦又被什么景色轻轻撩动了? 生:“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 (屏显 。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师: 同学们动情地读一读这个写景句 。 (生自读 。 ) 师: 读着这么空灵的文字,你的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