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中国经济十大预测
2017年是中国经济转型相当关键的一年,在欧元区震荡、特朗普新政冲击、逆全球化趋势加剧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中国经济能否稳定增长不仅事关 “十三五”规划目标和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而且极大地影响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面对喜忧参半的国内外环境,2017年中国经济将呈何走势,又将面临哪些风险与机遇?
GDP增速――6.5%左右
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均为6.7%,四季度也非常可能保持这一增速。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7年中国经济的定调是稳字当头,同时反复强调的是金融风险叠加。因此,2017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可能不会再像此前几年那样,设定一个浮动空间相对来说余地较大的6.5%―7%区间,而会更为明晰地给出一个底线――6.5%左右。这也意味着只要经济不出现突发和巨大波动,宏观政策将继续保持审慎。
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一是特朗普新政会对中国经济带来影响,会就汇率和贸易问题向中国施压;二是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资本外流和汇率贬值压力会引发潜在风险;三是民间投资虽然趋稳略有回升,但动力仍然不足;四是房地产市场降温过快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与2016年相比,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2017年可能是这样的格局:外贸略有下滑、投资稳中略升、消费上升较快。
国内和国际经济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稳增长”与“防风险”并重是必然选择。“稳”是主基调,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之下,“防风险”会成为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考量。
人民币――贬值5%
2016年人民币汇率由6.5贬值至6.95,幅度达7%;2017年随着美元的阶段性转折与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震荡。不过,最终到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旧可能贬值至7.2-7.3一线,贬值幅度约5%。路径而言,市场普遍认为2017年人民币贬值走势较为均衡,不会出现跳跃式下跌。
本质上,中国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稳中求进”宏观主基调下,汇率管控的有效性可得以保证。诸如近期中国加强外汇流动监管便是一种佐证,昭示中国政府对汇率走势加大了预期管控力度。与此同时,贬值思维下,2017年或将存在固定和浮动的预期之争。这两种汇率制度下,经济、政策、市场的分析逻辑不同。而市场预判共识是,“2017年人民币汇率、资本外流”堪称中国经济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人民币汇率稳定关键在于能否管好管住货币发行,包括如何提升资本回报率。
通胀――或复炽
在跨过了通缩、滞涨等担忧之后,逐步上涨的CPI很可能在2017年突破2%,但破3%的可能性不大,2017年遇到的是温和通胀。2016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涨幅比2015年扩大了0.6个百分点。
拉动2017年CPI上涨的因素与2016年相比并没有太多变化,仍然是食品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宏观政策宽松所带来的流动性增多因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流动性对近年来的物价影响愈加明显,而且物价随之变动的频率也时有加快,大宗商品在2017年里对价格的影响会大于此前的房价影响。
随着淘汰过剩产能的不断持续,部分行业已经从去库存进入补库存阶段,钢铁、煤炭等行业在2016年末出现的一轮价格上涨就与供需关系的改变有着密切联系。目前楼市逐渐收紧、债券市场也出现震荡,不排除部分闲置资金流入供求关系偏紧的工业产品和消费领域,2017年可能会出现部分产品价格的阶段性飙升,这也会传递至CPI。此外,多边投资和贸易协定、全球经济走势、突发事件等都会给2017年的通胀走势增加变数。
流动性――拐点到来
两个重大趋势将会贯穿2017年,并引导流动性减少。第一,国债收益率等市?龌?利率将会继续走高。在人民币汇率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国债收益率需要维持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一定的利差,才能降低资金进一步外流的压力。事实上,2012年之后,中美两国利差一直维持在很紧的区间内,而2017年美国国债收益率大概率继续上升,增加了中国市场化利率抬升的压力。另一方面,面对汇率压力、资产泡沫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不足,央行将不得不实施偏紧缩的政策,机构降低杠杆的动作可能贯穿一年,也会对利率有抬升影响。第二,实体经济的信用需求可能继续降低。2016年信贷需求的主要贡献者――家庭房贷将减少,其缺口无法被制造业、基建信贷所抵消。利率提升与信用创造降低,两者的合力结果,是中国流动性盛宴终结。
财政赤字――扩张
在民企投资、制造业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减速的大背景之下,政府将会发现自己需要承担更大的义务,不论是扩张基建还是满足民生方面,都需要政府支出持续高速扩张。2017年的赤字率低于3%的可能性几乎没有,高于的3%的可能也几乎没有。2017年的赤字率应该是维持在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