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能辅助CO 捕集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
2
减排分析
摘
要 :太阳能辅助CO 捕集技术,可有效降低由于CO 捕集给电厂带来的效率损失。本文从全生命周期评
2 2
价角度出发,建立了太阳能辅助燃煤电厂CO 捕集与封存(CCS)系统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GHG)排放
2
清单模型,并以某亚临界CCS 电厂为案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太阳能辅助方案下各阶段GHG排放。结果表
明,当太阳能保证率为30.02%时,太阳能辅助再沸器CCS 电厂GHG排放为310.89 g
CO eq/kWh,较CCS 电厂降低4.14% ;太阳能辅助高压回热器CCS 电厂GHG排放为259.90
2
gCO eq/kWh,较CCS 电厂降低16.4%。
2
关键词:太阳能;碳捕集;生命周期评价;节能减排
0. 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认为CO 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是
2
实现控制气候变化目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指出如果没有CCS技术,全球
平均温室气体(GHG)减排成本将会增加138%
[1]。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我国提交了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文件,明确将
在2030年左右使CO 排放达到峰值,并尽早达到峰值等目标[2]。然而,尽管近
2
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但以煤炭为主导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仍旧无
法改变。根据国家能源统计年鉴[3],2013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
67.4%,火电占比高达78.4%。电力行业CO 排放约占全国CO 排放40%,因此将
2 2
CCS技术应用于燃煤电厂对于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4]。
目前,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捕集、富氧捕集以及
燃烧后捕集,其中以燃烧后化学吸收法捕集技术最为成熟。2014年世界上首
个大型工业化燃烧后醇胺溶液(MEA)吸收法CCS项目“边界大坝二氧化碳捕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基
金(15JCQNJC06700)
集与封存项目” 已在加拿大投入运行,标志着CCS技术已成功进入大型工业化
示范阶段[5]。然而,传统的燃烧后CO 捕集系统,通过抽取电厂汽轮机低压蒸
2
汽为CO 解吸提供热量,这种方式会使电厂效率下降9-
2
12%[6]。因此,一些研究提出太阳能辅助燃烧后燃煤电厂CO 捕集技术(SPCC
2
),即利用集热温度匹配的太阳能集热器,如槽式集热器等为再沸器或汽水循
环中给水回热器提供热量,从而降低电厂的运行成本。
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SPCC电厂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Li等[7]选取了三
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分别对槽式和真空管SPCC电厂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
2
结果表明当槽式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成本分别低于150 USD/m 和90
2
USD/m 时,SPCC系统CO 规避成本可以与原捕集系统持平。Morkhtar等[8]
2
对新南威尔士300MWe
SPCC电厂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计算结果得出当线性菲涅耳集热器价格
2
低于100 USD/m 时,系统经济可行。Qardir等[9]
对比研究了平板集热器、复合抛物面集热器、线性菲涅耳集热器、真空管集热
器以及槽式集热器SPCC系统在悉尼,汤斯维尔及墨尔本的技术经济性,并考
虑了可再生能源补贴、碳税等因素,结果表明槽式集热器经济性最佳。Liu等[
10]以氨法吸收SPCC系统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陈海山-2010-CLM3_0对中国区域陆面过程的模拟试验及评估_土壤温度.pdf
- 陈海山-2012-欧亚大陆冬季雪深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pdf
- 陈海山-2013-欧亚大陆中高纬积雪消融异常对东北夏季低温的影响.pdf
- 陈书涛-2011-气温及降水变化对江苏省典型农业区冬小麦_水稻生育期的影响.pdf
- 复杂性与智能化:从Church-Turning Thesis 到 AlphaGo.pdf
- 复杂性与智能化:从Church-Turning Thesis 到AlphaGo T.pdf
- 华文剑-2011-陆面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可能机制—基于CMIP3的多模式集合分析.pdf
- 高楚杰-2013-南海海温和西南地区土壤湿度异常与我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pdf
- 华文剑-2013-区域尺度土地利用_土地覆盖变化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pdf
- 郭 岩-2012-CMIP3气候模式对东亚冬季大气环流模拟能力的评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