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我认知与发展(绪论)课件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 课程简介 引言:自我简介——易伟松 教育经历: 理学学士; 教育学硕士; 博士在读 教学目标:教好书育好人 人生观:自由平等博爱 价值观:(Healthy ,Happy and Harmonious ) 联系方式,Email:weisong_yi@163.com 课程计划 教学周次:星期1/2-12 教学时间:9,10,11节 最后一次2学时, 共计32时 教学地点:人文楼M201 评价方式: 平时40% 考试60%(4月20日给试卷) 不以考试为目的,但有考试!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言: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学(1次课) 自我认知(5次课) 认识你自己 认知你的心智 认知你的人格 自我体验(1次课) 自我发展与完善(2次课) 活在当下,感恩的心(1次课) 课程目的: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青年人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专业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 何为和谐? 和谐发展的人是健康,积极,快乐,充满爱的人。 和谐发展的人是工作、生活、情感的有机统一,是意识与行为的有机统一,表现出来的是融入社会,有益于社会。 和谐离不开人的参与,包含四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 自我和谐量表(链接) 序论: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学 一、大学生面临的压力 二、心理健康涵义 三、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四、积极维护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学 1.2 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一种刺激(强调压力的来源:来自个人内在;来自外在环境) 压力是一种反应 (强调压力状态,包括生理反应以及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反应 ) 压力是一种历程 (包括前述的压力源与压力反应,以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 ) 压力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人们对压力的正负面评价会因为需求、价值观、性格而有所不同。 适中的压力才会激发人们的最佳潜能,太高太低都不好,不过前者的原因是因为负荷过度,而后者的原因是因为缺乏刺激。 13.0 有了压力怎么办? 当你这样子坐着的时候,身体的哪部位最紧张? 这个部位是否正在承受着压力? 如果你一直维持这样的姿势,结果会怎样? 你是否会想要调整一下姿势? 心理的压力与身体的压力有类似的运作。 1.3.1 压力导致心身疾病 1.3.2 心理压力强度与抗压 心理压力强度,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事件的可预测性、事件的可控制性、事件的重要性、事件受欢迎或厌恶、认知评估(正、负向的解释或看法)、应对技巧好坏、外在资源与可利用度。 每个人内在的自我强度与外在的支持资源和抗压度紧密相关,个人应对技巧越好、自我强度越高、可运用的外在资源越多,则抗压度越高。 1.3.3 应对策略:积极策略和回避策略 明天将有一个竞争激烈的单位招聘? “多做准备”“思考可能面对的问题”。积极型:尽可能多而快地寻找解决办法,以积极的行动迎接压力,积极策略。 “别想它了,想点别的吧”“担心也没有用”。回避型:努力不去想这个情境,能尽可能回避,就是回避策略。 1.3.6 应对效果 人们面临压力时倾向于采用一些应对策略,使用策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回避策略在短期内更有效,积极策略长期更有效。 二. 心理健康的含义 1948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完好状态。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2.1 心理健康10条标准 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2能与他人合作,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3能够恰当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 基本上能够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 4独立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做决定,有较强的 社会适应能力 5有较强的意志品质,能够承受挫折 2.1 心理健康10条标准 6热爱生活和学习,能在生活和学习种获得幸福感 7在学习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潜力,有创新能力 8人格完善和谐 9智力正常(IQ80) 10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符合 2.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人格完整(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各方面和谐发展) ?2.智力正常(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 3.情绪健康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4.意志健全(指大学生应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5.适应能力强(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 6.能够悦纳自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7.和谐的人际关系(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表现) 2.3 心理问题涵义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 心理问题的“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限。 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