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下册古诗词背诵
古 诗 词 背 诵1.七步诗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为何要这样迫切地煎熬豆子呢?作者简介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亳(b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操第三子,曹丕的弟弟。其作品有《曹子建集》(十卷),收诗八十余首,文赋四十余篇,其中以《洛神赋》影响最大。正文赏析 这首《七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曹植对手足相残的悲愤,同时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诗的前四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曹植以“豆”自喻,一个“泣”字,充分表达了受害者的悲伤与痛苦。后两句笔锋一转,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这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2.鸟鸣涧译文夜晚,人们都安静下来,只有桂花在春风中籁簌飘落,夜静悄悄的,山中显得特别空寂。月亮出来了,惊醒了山迥正在栖息的鸟儿,山里中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清脆的鸟鸣。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诗风淡泊宁静、清新自然。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王右丞集》传世。正文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诗描绘了春天的夜晚山中美丽、空寂的景色,前两句是静态的描摹,后两句以动衬静,以有声写无声,借被惊醒的山里的鸟儿偶尔在山涧中发出的鸣叫,衬托出山里的宁静。“月出惊山鸟”一句写得颇富创意。月亮出来本是无声无息的,但它的出现,它的光亮却惊醒了栖息的山鸟,更显出山里月亮之明,山中夜晚之静。3.芙蓉楼送辛渐译文寒冷的雨洒落大地,我在这样的夜晚来到吴地。清晨送走好友,只留下楚山孤影。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洁。作者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他的诗文多写边塞生活,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以七绝最为出色,因此享有“七绝圣手”的美誉。后人辑有《王昌龄集》。正文赏析 这首诗写景从大处着墨,画面浩渺开阔,抒情则细腻含蓄。诗的前两句写夜雨的寒意不仅给吴地江天增添了几分萧瑟,而且弥漫在两位即将离别的朋友心头。诗人将惜别的凄楚氛围凝聚在楚山上,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惆怅。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凄凉孤寂中振奋起精神,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4.江畔独步寻花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把枝条都压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黄莺在花间不停地欢唱。作者简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繁花似锦的春景图。前两句写花多,“花满蹊”“压枝低”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繁盛,遮盖了小路,压低了花枝。后两句写花间景象,“留连戏蝶时时舞”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鲜艳芬芳;“自在娇莺恰恰啼”既表明了诗人赏花时黄莺在啼啭鸣叫,更体现了诗人此时愉快的心情。所以在诗人的心中,彩蝶在为自己跳舞,黄莺在为自己唱歌。整首诗简洁明快,动静结合,把乡村生活刻画得有声有色,意境十分优美。正文赏析 这首诗写景从大处着墨,画面浩渺开阔,抒情则细腻含蓄。诗的前两句写夜雨的寒意不仅给吴地江天增添了几分萧瑟,而且弥漫在两位即将离别的朋友心头。诗人将惜别的凄楚氛围凝聚在楚山上,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惆怅。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从凄凉孤寂中振奋起精神,以“冰心”和“玉壶”自喻,表明自己不会因为官场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5.石灰吟译文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把烈火对自己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只要是能够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粉身碎骨也不怕。作者简介于谦(1398—1457),字延益,号节庵,今浙江杭州人。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有《于忠肃集》传世。正文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篇。诗中借吟咏石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诗歌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说明石灰从出世时即经过磨炼。次句写石灰在烧制的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煅烧,面对严酷的考验,石灰依然从容自若,处之泰然。后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了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诗歌运用了拟人、借喻等手法,形象生动,语言铿锵有力。6.竹石译文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劲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作者简介郑燮(xiè)(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扬州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有诗、书、画三绝,三绝中又有三真:真气、真意、真趣。其著作有《郑板桥全集》。正文赏析 这首诗借物言志。通过描写生长在岩石上的竹子的坚韧劲拔,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