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历史上的直接“三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台历史上的直接“三通”   闽台历史上就一直存续着直接“三通”,即通航、通商、通邮。其背景尽管千差万别,但规律基本一样,直接“三通”任何人都阻挡不了。      一、闽台历史上的直接通航      福建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省份,地缘关系最密切。闽台仅隔不宽的海峡,最窄之处(台湾新竹与海潭岛之间)仅为130公里,厦门港一高雄港306公里,福州港一基隆港276公里,湄洲湾港一台中港196公里。福建台湾港口远则朝发夕至,近则朝发午至,一天可以往返。两门两马则距离更近,厦门―金门仅2.3公里,马尾一马祖46公里。福建直航台湾便捷的特殊位置,“直接三通”后将大大节约运输成本。福建货物直航台湾比经香港绕道航程缩短2/3。因此直航将提高福建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增加福建的出口渠道,有利于福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闽台一旦率先正式直航,福建与台湾位置优势更会突显出来。福州、厦门两港可转运华中地区的货物,福建在两岸经贸关系中将成为中转枢纽。届时福建将成为两岸经贸人员交往的最重要的通道和基地。   福建海岸线绵长曲折,北起福鼎沙埕的南关山,南至诏安官口的两端,直线长度535公里,曲线长度3324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18.3%,全省有自然港湾125个,其中沙埕、三都、罗源、福州、湄洲、泉州、厦门、东山等八大港湾,水域深阔,终年不冻,能纳万吨以上船舶。沿海地区较大的冲积平原――漳州、福州、兴化、泉州等是福建交通的要冲,舟楫往来、货物集散和旅客进出的基地。福建省的港口资源是一大优势。海岸线漫长,达3324公里,居全国第二位,有多处天然深水良港,并有良好的避风条件,能满足5~10万吨,甚至30万吨级船舶进出的港湾。目前,已建成海港54个,码头泊位399个。其中货运泊位联部325个,客运泊位65个码头,最大靠泊能力为期不远10万吨级原油码头,还有5万吨级的散粮码头,2万吨级的煤码头,以及集装箱、杂货码头和客运码头。   台湾是一个岛屿省份,岛屿众多,海岸线长。台湾本岛海岸线就有1566公里,包括了东部、北部、西部与南部等四个不同海岸。   台湾港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海岸。如彰化鹿港、台南布袋港、南部安平的鹿耳门、高雄港等。   春秋时期以前,福建属百越之地,七闽部落活动在这一荒服之境。他们在与江海险滩波涛的搏斗中,锻炼和造就了“习于水斗,善于用舟”的特长。战国末期,越国败于楚,其后裔入闽。自无诸立闽越国,它与中原先进地区有了交往,社会生产力有很大提高,许多先民逐步变成“以船为家”的早期船民。   三国时,福建不仅有了沿海航线,而且开辟了从大陆到台湾岛的航路。三国时的夷洲,即今台湾岛。孙吴一支万人船队,横渡台湾海峡,到达了夷洲。其出航地点虽未见}己载,但船队的蒿工楫师,都是闽粤之人。   隋代,隋朝政府至少有3次对台湾的航海活动:大业六年(610年),隋炀帝又派遣虎贲郎将陈棱率兵万余人,由义安郡(今广东潮州市)启航,横渡台湾海峡与南海之间水域,先至澎湖,后到台湾,前后共费时月余。隋王朝接连3次浮海去台湾,均因福建南部尚未开发,而发自广东。但有记载,当隋之时,地方政府曾携回台湾人5000户,令其居于福建福庐山(今福州福清县),明代尚存其裔。   南宋乾道年间已定期派兵到澎湖巡防了,后因“更迭劳扰”、“劳费不资”,汪大猷才亲临其地,并且建造兵营二百间,留屯水军,进行长期的驻守。   元朝统治者不仅驻兵澎湖,而且还进一步招谕台湾。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海船副万户杨祥,请求带兵六千人去招降,朝廷从其请。到成宗元贞三年(公元1297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再次请求诏谕,元朝政府批准他的要求,同年9月,高兴派遣省都镇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率军赴瑙求国招谕,由于这次规模较小,仅生擒俘虏一百三十余人而返。   勇于开创的福建海商,在与明政府不断斗争中,探索、总结了不少远洋航路(当时称“针路”,因其以指南针辨别航向而得名)。有纪录在史的有52条。这些航路多从漳州月港起程,其中经澎湖至鸡笼(台湾基隆港)、淡水(台湾淡水港)是最繁忙的航路之一。   闽、台隔海相望,福建沿海处处可以登岸,为福建百姓东渡提供了有利的航海交通条件。康熙年问,海禁尚严,闽台往返船只,须经厦门出入盘查;厦门至彭湖,须官兵护送,大大限制了闽台交往。至雍正十年(1732年)始允许有“田产生业”者,向地方官申请,然后报批准,“填给路引”,携眷赴台。自此,大批携妻带子、举家搬迁成为移民台湾的特点。以往闽人赴台多是单身前往。不时返乡,属于临时性质。而今携妻带子在台湾定居,则作长期打算。嘉庆十六年(1811年),台湾汉民达241217户,人口逾200万。较之郑氏集团统治台湾时,150年间增长10倍。   19世纪60年代台湾诸港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外国轮船开始驶入,往来闽台各口岸间,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