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答案】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docVIP

【附答案】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答案】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5 伤仲永练习 新人教版

5 伤仲永 [练习题库]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之书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之日 3.“邑人奇之”之 4.“稍稍宾客其父”之宾客 5.“父利其然也”之利 (2)理解词语 1.“养父母” 2.“传一乡秀才观之” 3.“或以钱币乞之” 4.邑人 5.“从先人还家” 6.“前时之闻” 7.“卒之为众人” 8.“如此之贤也” 9.“且为众人” 10.“固众人”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二、延伸拓展 老师提供课外文言文语段,学生当堂阅读,并尝试完成文后题目。 多媒体显示: 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并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 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 (选自苏轼《日喻》) 1.“没”的意思是“沉入水底”,所以“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 ”。 2.从“涉”到“ ”到“ ”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可理解为“ ”。 3.文章中说游泳高手是因为“有得于水之道”,这名话的大意是…………( ) A.找到过水的道理。 B.领会游水的方法、规律。 C.弄清了游泳的道理。 D.得到会游泳人的传授。 4.不会游泳的人只是按别人的经验介绍去游泳,没有被水淹没的。这个意思在原文中的语句是 。 5.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大意可译成 。 6.这段话的作者设喻说理。用浪线标出体现这个道理的中心句。 三、阅读理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l写出文中的一个通假字:________通________,音为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或以钱币乞之: 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 环谒于邑人: 有可观者: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忽啼求之 A.传一乡秀才观之 B.不能称前时之闻 C.或以钱币乞之 D.余闻之也久 5.翻译下列句子。 (1)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__________ (2)父利其然也。 __________ (3)不能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 (4)泯然众人矣。__________ 6.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样的非凡才能?他的父亲为什么不让他学习?(用原句回答) 7.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8.作者为什么极力渲染方仲永幼时的天资? 参考答案 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4.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1.养:赡养。 2.一乡:全乡。3.或:有的人。 4.同县的人5.从:跟从。6.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最终。众:普通。8、贤:(有)才能。9、且:尚且。10、固:本来。 二、1.“没人”用现代汉语来说,就是指会潜水的人。 2.从“涉”到“浮”到“没”,是游水的三个阶段,这里“涉”的意思是“徒步过水”。 3.B 4.“以其言试之河,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