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前适宜我推广的油茶良种
附件1: 目前适宜我省推广的油茶良种
浙林1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Zhelin 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浙S-SC-CO-011-1991
品种特性
中熟种,自然着果率高,大小年不明显,嫁接苗定植后6~9年生连续4年测定(按冠面积折算),年均亩产油量45.36kg;鲜果出籽率49.67%,种仁含油率49.79%,果油率7.48%;
炭疽病感病指数3.1%以下。
栽培技术要点
嫁接或扦插育苗,大苗造林,造林时要求多系配植,也可用于低产油茶的高接换冠;造林或高接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和合理修剪。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全省丘陵山地均可栽培。
浙林2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Zhelin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浙S-SC-CO-012-1991
品种特性
中熟种,嫁接苗定植后6~9年生连续4年测定(按冠面积折算),年均亩产油量43.43kg;鲜果出籽率43.88%,种仁含油率53.88%,果油率8.18%;炭疽病感病指数3.1%以下。
栽培技术要点
嫁接或扦插育苗,大苗造林,造林时要求多系配植,也可用于低产油茶的高接换冠;造林或高接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和合理修剪。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全省丘陵山地均可栽培。
浙林17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Zhelin 17’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浙S-SC-CO-013-1991
品种特性
早熟种,大小年不明显,嫁接苗定植后6~9年连续4年测定(按冠幅面积折算),年均亩产油量40.25kg;鲜果出籽率50.45%,种仁含油率49.36%。果油率5.54%;炭疽病感病指数3.1%以下。
栽培技术要点
嫁接或扦插育苗,大苗造林,造林时要求多系配植,也可用于低产油茶的高接换冠;造林或高接后要加强肥培管理和合理修剪。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全省丘陵山地均可栽培。
大果寒露1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l.Daguohanlu No.1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浙S-SC-CO-024-1998
品种特性
属大果早花类型,高产、稳产,盛果期株产果12.2kg,6年生试验林亩产油量43.1kg,比对照增产71.6%;盛花期10月下旬,成熟期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4.7 g,鲜果出籽率39.43%,干出籽率20.74%,出仁率63.14%,种仁含油率50.29%;抗炭疽病能力强,病果率小于3%。
栽培技术要点
多系混栽,花期配合,成熟期一致;早期适当密植,盛果期后适时调整密度;重视造林基础投入,栽植时整水平带,施足基肥;采取以劈草为主的水土保持型抚育管理方式;有条件时,适当施肥;注意兰翅天牛、象鼻虫等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全省山地丘陵均可栽培。
大果寒露2号
树种:油茶 学名:Camellia oleifera cl.Daguohanlu No.2
类别:无性系 通过类别:审定
编号:浙S-SC-CO-025-1998
品种特性
属大果早花型,高产、稳产,盛果期平均株产量11.4kg,6年生试验林亩产油量44.6kg,比对照增产77.5%;盛花期10月下上旬,成熟期10月中旬;平均单果重17.2g果,鲜果出籽率44.5%,干出籽率25.16%,出仁率61.82%,种仁含油率48.6%;抗炭疽病能力强,病果率小于3%。
栽培技术要点
多系混栽,花期配合,成熟期一致;早期可适当密植,盛果期后适时调整密度;栽植施足基肥,整水平带;劈草抚育,适当施肥;注意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范围
浙江全省山地丘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凉膏促进肛肠术后感染切口愈合的机制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pdf
- 渔业发展规划-江苏农村经济产业指导服务中心.doc
- 渔农自然护理署作物科.pdf
-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半年报告摘要.pdf
- 温肾健脾方对大鼠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温度胁迫对不同烤烟品种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云南农业大学学报.pdf
- 温韦冯李四家词.pdf
- 渭北主要造林树种细根生长及分布与土壤密度关系.pdf
- 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需水量与限水灌溉效应研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新街乡优质杂交肉牛基地建设项目.doc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