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非之民众观试析
摘要 民众观是韩非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韩非凭着他对人性的认识,认为民众趋利避害,无知无识所以会成为专制政治的障碍,于是就主张用各种手段严格的控制民众。并且利用民众,让民众都参与到“耕战”的行列,为统尊者服务。对于难以控制、不于统治的群体要坚持铲除,甚至主张鼓动民众相互告密以达此目的。研究他的民众观的得与失,在今天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韩非;民众观;政治思想
作者简介 王锐,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6级本科生,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图分类号 K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8)08―0123―06
韩非是法家集大成的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法家之学已广为流行,“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可见法家学派的盛况。韩非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对法家的许多观念进行了总结、检讨,并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民众观――即对民众的系统认识与分析,以及如何对待民众、处理和民众的关系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们所面对的最大的政治对象就是民众,能否解决好民众问题,直接关系到一个诸侯国的兴衰存亡,当时的各学派都对民众问题进行过系统的讨论: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以保障民众的生存,使之不受战争的伤害,主张“节用”、“非乐”,以保障民众生活的物质基础,反对君主的过分剥削;儒家的孟子强调“民本”,持“民贵君轻”之议,反复在各国统治者中间进行着宣传;道家面对当时摒弃礼义、纷争不已、民死丘壑的时代,主张民众返朴归真,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生活中去,以此来“无为而治”。而相比于这些思想家们,韩非的民众观是怎样的呢?这即是本文所讨论的重点。
要研究韩非的民众观,首先要了解韩非对人性的看法。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体系里,“人性”不仅是作为一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来进行抽象的探讨,更重要的是作为政治思想、治国方略的大前提来进行实际的研究,对人性的看法如何,直接影响到对现实社会政治的看法。可以这样说,先秦人性问题的讨论,与其说是为知识而求真,不如说是追根溯源,通过研究人本身而求世局之治。
韩非的人性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强调人生来自私自利,时刻计较利害关系,所以趋利而避害;一是将民众视为无知无能的“群氓”,关于前一点,韩非用了几个例子来论证: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故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矢死也。
韩非认为,只要是利之所在,人们就会拼命去追求,哪怕是真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退却,“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于市。甚众,雍离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不过在韩非看来,这种趋利避害的本性是统治者得以施加政治权力于民众之上的基础。“人性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统治者要充分利用这种人性,通过“赏”与“罚”,使民众成为法家所设计的专制国家机器中的一员,为这个国家机器能正常运作而出力。因为有“赏”作为诱饵,所以民众会为统治者服务,因为有“罚”做为恐(口赫),所以民众会时时畏惧,深恐有服务不周之处,以至于遭到国家机器的绞杀。韩非关于人性的这个看法是他的民众观的重要认识基础,这很明显地受他的老师荀子的影响。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同样认为人有趋于利的本性,不过荀子承认性恶,但是却不赞同性恶。所以他反复强调礼在约束人性、避免因人性而引起争端这一点的重要性,“必将由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社会能否稳定,政治能否正常化。终究还是有待于人性趋于善,“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达到“化性起伪”的效果。所以荀子在强调性恶的同时,亦强调“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期待人的身上具有道德教化。韩非则不同,他道出了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但是并不想去改变它,反而是想方设法去利用它,以此为基础来实施政治统治,对于人类有可能因此而走向道德败坏的深渊,韩非是少有考虑的。
关于后一点,韩非从统治者的立场出发,对民众性格作出了如下论断:
今不知智者,必曰“得民之心”,欲得民之心而可以为治,则是伊尹、管仲无所用将听于民矣。民智之不可用,犹婴儿之心也。
韩非把民众视为“群氓”,其幼稚程度如同婴儿一般,不认为民众具有获得知识、运用知识来认识社会的能力,这是对人的价值的一种否定。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社会结构的动荡以及封建等级制度的遭破坏,已经有人认识到民众对政治会有着不小的影响,所以就有人提出了“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庄公三十二年’的观点,表示统治者要重视民意,重视民意则要肯定民众在智识上、道德上有发展的可能。孟子强调人生来就“性善”,一方面是为了以此为基础让各国统治者多施仁政。保民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诚”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之维.doc
- “第四等级”报刊观念的政治学说基础以洛克、边沁与詹姆斯·密尔为例.doc
- “苦难的女儿”虹影.doc
- “梦幻童话”的是与非.doc
- “民间习武共同体”作为传统武术保护对象的提出与保护.doc
- “三化”结硕果 黎都展新姿等.doc
- “三十而立”商兑.doc
- “穷人的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人文思想.doc
- “天宫”织造中国梦.doc
- “天人之辨”与中国对外关系.doc
- 2025年8月 在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docx
- 在2025年市委常委班子集中整治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党课:以过硬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以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赶考”答卷.pdf
- 国有企业2025年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国企改革要求方面、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方面、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巡察整改长效机制建设四个方面”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存在的原因分析.docx
- 2篇 2025年在四届区委第十三轮巡察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pdf
-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巡视整改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讲话+在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部署会上的讲话+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pdf
- 2篇 2025年在四届区委第十三轮巡察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docx
- 2025年国企理论学习中心组巡视巡察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学习研讨+(2025年四个方面)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发言提纲.docx
- 局党组、宣传部、纪委监委关于2025年上半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及2025年下半年工作打算.pdf
- 4篇 2025年在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pdf
- 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关于传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讲话提纲.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