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豆品种出苗后子叶面积及生理指标的变化.pdfVIP

不同大豆品种出苗后子叶面积及生理指标的变化.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35(6):665—673 ChineseJournalofOilCropSciences doi:10.7505/j.issn.1007—9084.2013.06.008 不同大豆品种出苗后子叶面积及生理指标的变化 曹晓宁r,孙 石 ,张守伟 ,吴存祥 ,韩天富 ,杨文钰 (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雅安,625014; 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农业部北京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摘要 :运用嫁接体系,以黄淮海地区不同年代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做砧木,大豆新品种中黄39为接穗。 嫁接时砧木处于出苗期(V),保留子叶;接穗处于单叶展开期(V),去除子叶和第 1对真叶(单叶)。接穗插接于 砧木子叶之间。嫁接体成活后至第一三出复叶展开(V:)期间,分期测定子叶面积的变化。同时以百粒重不同的3 个大豆品种为材料 ,设置子叶遮光与正常光照处理,研究了大豆出土后子叶的生长动态及子叶对植株幼苗生长发 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出苗后子叶面积均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同,最高的可达209.29%,最低的仅 有65.61%;v 一v:期子叶面积的增加幅度与V 期子叶面积负相关;不同年代大豆品种子叶面积在出苗后的增幅 随育成年代推后呈现下降趋势。出苗9d后子叶面积、子叶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量、子叶干重随着出苗后天 数的增加不断下降;叶绿素b含量则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继而随着子叶衰老 逐渐下降。对子叶进行遮光处理后 ,子叶面积 、干重、叶绿素a含量 、叶绿素 b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幅度变 大 ,表明子叶的 “源”功能受限时,其叶绿素的合成与降解 、可溶性糖的合成、降解与转运、子叶面积及干重均受到影 响。去除子叶使得株高变矮 、发育进程变慢、幼苗干重下降,其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随子叶摘除时间的推后逐渐 减小。说明大豆出苗后子叶是植株的重要营养器官,在栽培管理中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关键词 :大豆;子叶面积 ;品种;审定年代 中图分类号:s565.1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84(2013)06—0665—09 Post——emergencechangesofcotyledonaryareaandphysiologicalindicesin varioussoybeancultivars CAO Xiao—ning ,SUN Shi§ZHANG Shou—wei,WU Cun—xiang ,HAN Tian—fu ,YANGWen—yu , (1.CollegeofAgronomy,SichuanAgriculture , n625014,China;2. KeyLaboratoryofSoybean Biology(Bering),InstituteofCropSciences,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ejiing100081,China) Abstract:Inthisstudy,thegraftingmethodwasusedtocreatecompositeplantsmaterialwiththesamescion butdifferentcotyledonsandthepansbelow cotyledons.Thecut——ingraftingmethodwasusedtostudythechanges ofcotyledonareafromcotyledonstage(Vc)tosecond—node(V2)stage.Thewidely—plantingsoybeanvarieties overtheyearsinHuanghuaihaiPlainsofChinawereusedasstockgenotypes,andZhonghuang39wasasscion.3 soybeanvarietieswithdifferent100一seedweightwereselectedastes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