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绘画材料语言的基本属性.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绘画材料语言的基本属性

综合绘画材料语言的基本属性造型、色彩、材料是构成绘画语言的三大要素,在传统绘画中,材料作为造型和色彩的载体,一直处于从属位置和技法层面,发挥着间接的技术和媒介作用。进入20世纪后,材料语言本身的直接性凸显出来,成为演绎情感与观念的主体语言。绘画语言的内在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整个演化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再到文化的思维发展过程,它们共同构成了材料语言表现的三个层面。因此分析和研究材料作为绘画语言所涵盖的基本属性——物质属性、精神属性、文化属性,是我们解读和进入综合绘画创作的主要途径。 材料语言首先是一种物质形态的外现,肌理因素、材质因素、构成因素、技术因素等构成了材料语言的物质属性。绘画艺术中的材料语言作为艺术表现形式的肌理载体,是一种可以随意嫁接、转换、嬗变、演绎的特殊语言形式,不同的材质呈现出极为丰富多彩的肌理效果,材质的软与硬、细腻与粗糙、轻柔与沉重等比较,使其不同的物理特性在作品中相映生辉,不断刺激着人的视觉神经,强烈的视觉效果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应。艺术家在选择和运用材料时,最先是被它们的肌理痕迹、质地品质所吸引,受到启发激起绘画创作的欲望。在现代艺术创作中,自然材料被艺术家非常自觉、能动地加以运用,并用多样的结构方式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与种类。中国画家朱进根据泥土质地与色彩的差异,将其涂绘到画布上,形成自然朴实而鲜明的视觉效果。在这里,艺术家的个性与风格都通过自然材料的物质属性呈现出来,自然材料直接成为表达情感的语言载体。 现成品与特殊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与语言,早在20世纪初毕加索和勃拉克等就曾尝试使用,他们将墙纸、乐谱等拼贴到画中,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艺术才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和在创作中的无限可能性。西班牙的塔皮埃斯(Autoni Tapies )和意大利的布利(Alberto Burri )是“二战”后重要的注重综合材料语言表现力的艺术家。前者创作态度严谨,视材料为独立的语言,选择水泥、熟粘土、清漆、大理石粉沫同胶混合堆结成画面,使画面产生出雕塑效果。而布利运用的材料与他的经历和工作有密切关联。他原本是医生,并未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直到“二战”中在得克萨斯的战俘营里才开始画画。他用纱布、麻袋和碎布。他把这些纺织物以粗线缝纫、拼贴,其中常掺有烧焦的洞眼和痕迹,有时他干脆使用烧焦的木块,或将塑料薄膜用火枪烧熔变形,或把金属砸扁……这些混合材料的使用,不仅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语言表现力,还有力地强化了他独特的艺术观念。也许这些混合材料的使用是基于他个人的痛苦经历和他所相信的存在主义理论,但观众不一定从这个角度去欣赏,而是被他画作中特有的气氛和独特的媒材所打动。 艺术家对不同实体材料的直接拼用,实际上是一种非模拟的视觉肌理形态。鲜明而强烈的视觉形象引导、诱发观者穿过物理领域并忘记它的存在,从而到达心理领域去体悟和感受纯净的自我情感。材料肌理的偶然性、随机性,以及抽象性和象征性,可以为欣赏者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参与创造的机会,一群疵点、一组裂纹、一片缩油都可以引起审美主体的联想,把它们想象成翠色的山峰、清澄的秋水、风姿绰约的少女、双鬓花白的老夫。构成材料肌理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得欣赏者把自己心中的意象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去,使欣赏者的行为由观看变为自我的创造活动。肌理的审美本质应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形成肌理审美价值的心理机制便是“心物同物”。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知觉对象的“形”不是客体本身的性质,而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直觉整体,即在格式之间的“场相互作用”下,同物质的张力样式被激活而产生的审美知觉。于是这种“心物同物”便赋予客体审美意义和价值。 另外我们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综合绘画创作中的材料语言除了它的形式意义与物质属性外,它还是艺术表现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载体。它是艺术家通过想象,表达真情实感的手段。“材料与表现在这里既是物质材料创造性应用,同时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现,精神穿透材料,材料才具有生命”(周长江《解读材料——艺术家工作报告》)。基弗(Anselm Kiefer )是战后德国新一代艺术家的代表,他们痛苦地承载着历史的重负。基弗选用被腐蚀过的铅这种有着阴郁色调的废金属材料,表现战火烧过的大地、坠落的飞机、破败的废墟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将综合材料运用于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以材质的特殊性加强艺术表现力,而且材料还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内涵。基弗的艺术就是人类深层心灵活动与精神力量的体现。 许多西方当代艺术家被东方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精神所吸引,并从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理论依据。塔皮埃斯就曾用《道德经》诠释自己的作品:“融合于灰尘(……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语),这就是深沉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人类与自然间具有深刻的内在统一。”(塔皮埃斯《艺术实践》)伊夫·克莱因(Yve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