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诊治进展.ppt

  1.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脂肪肝诊治进展

脂肪肝诊治进展 河北省人民医院 苏少慧 生活中我们发现,许多自认为很健康的人走进“B 超”室,捧出的报告单上却是这样的结论——脂肪肝 什么是脂肪肝?脂肪肝有什么严重后果?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在某些地区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北京、上海、南京等应用B超进行脂肪肝普查,其发生率约为10%左右;国外应用CT检查报道脂肪肝发生率也约为10%,其中男性占57%。 脂肪肝的发生率如此之高,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 2001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提出了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草案 2006年2月再次修订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并于2006 年3月在《中华肝脏病杂志》正式发表。 2006 年11 月亚太地区NAFLD工作组在中国香港制定了NAFLD的工作定义、评估意见以及治疗原则, 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规范 什么是脂肪肝? 引起脂肪肝有哪些因素? 肥胖和脂肪肝之间有什么关系? 脂肪肝有什么严重后果? 临床上如何诊断脂肪肝? 如何治疗脂肪肝? . 如何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的定义 肝脏在脂质贮存和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正常肝脏脂质含量占肝脏湿重的2 %~4 % 脂肪肝实际上就是脂肪在肝内合成增强,分解减弱,同时向肝外移出减少,导致过量的脂肪堆积在肝脏里面,当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在肝脏中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或者在光学显微镜下含脂肪滴的肝细胞超过5%就被定义为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彻底治愈,如不干预可能演变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变,甚至发展成肝细胞癌 。 引起脂肪肝有哪些因素? 脂肪肝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根据发病原因可以分为与饮酒有关和与饮酒无关的两类,即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实际上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原发疾病,但更多的是全身性疾病累及肝脏的表现。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 除了饮酒之外,引起肝内脂肪过量蓄积的病因还有很多,常见原因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饥饿、高脂肪低蛋白饮食、蛋白质-热量不足性营养不良、静脉高能营养治疗、小肠改道手术、四环素、四氯化碳、黄磷和胺碘酮等药物或工业毒物、肝炎病毒感染、妊娠急性脂肪肝、内分泌代谢障碍以及一些慢性感染与炎症等。 目前,脂类食物和饮酒增多、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已成为发达地区脂肪肝的主要病因。 在我国北方和少数民族地区,脂肪肝则主要由酒精中毒引起 肥胖 和脂肪肝之间有什么关系? 肥胖的定义 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BMI),根据体重和身高而定的衡量人的体重高低的指数 BMI=体重(kg)/身高(m2)正常范围20~24 体重指数的数值越大,肥胖程度越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的体重分类标准是:小于25,为正常体重;25-29.9,为超重;超过30,为肥胖 国内标准为>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饮酒与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脂肪肝的发生还与肥胖的类型有关。 据调查肥胖者即使没有其他伴发疾病, 发生脂肪肝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出4.6 倍 约56 %~78 %的肥胖者有脂肪肝, 21 %~39 %存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后者10 年内肝硬化的发生率为20 % , 肝病相关死亡率为12 % ,死因包括肝功能衰竭和肝细胞癌。 脂肪肝与肥胖的类型有关,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者好发。 向心性和全身匀称性肥胖是用来形容肥胖特点的专用名词。 向心性肥胖亦有人称之为中心型肥胖、内脏性肥胖、腹型肥胖。 指的是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 向心性肥胖患者体形最粗的部位是在腹部,腰围往往大于臀围,是成年人(尤其是女性)发生肥胖症时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 有研究发现,腰围大于臀围的向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其并发动脉硬化、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约是全身匀称性肥胖者的2-3倍,而且腰围越粗,危险性越高。 全身匀称性肥胖亦有人称之为周围型肥胖,臀型肥胖,下身型肥胖,梨型肥胖。 发生匀称性肥胖时,患者体内脂肪沉积基本上呈匀称性分布,臀部脂肪堆积明显多于腹部,全身匀称性肥胖患者体形最粗的部位在臀部,患者臀围大于腰围。青春发育期前的青少年肥胖常常属于这一类型。 ??? 多数学者认为,在提示肥胖症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危险性的时候,体内脂肪的分布情况有时比体重的高低更能说明问题。有人甚至提出“死亡四重奏”? (deadly quarter)学说,认为当肥胖患者具有上身型肥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