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健康科普教育思索.docVIP

非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健康科普教育思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健康科普教育思索

非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健康科普教育思索   摘要: 健康科普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方式,对于非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尤其如此。在分析了目前非医学类高等职业院校健康教育的现状之后认为,当前的健康科普教育在社会、学校、教师、教材和课程各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基本上是无效教育。为此,文章在健康科普教育大环境、教学机构、教育主体和具体实践途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Abstract: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of healt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especially for the students of non-medical colleges. In this article, we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of non-medic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ind out that current health educations are invalid educations which are mostly. Therefore, we bring out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teaching institutions, subject of education and concrete practice approach. 关键词: 非医学;科学技术普及;高等职业院校;科普教育;职业教育;健康教育 Key words: non-medic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health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2-0258-06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计划项目立项课题《卫生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项目主持人:王傅。 作者简介:王傅(1977-),男,湖北大悟人,博士,讲师,执业医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 1 非医学类高职院校开展健康科普教育的意义 健康(Health)是人们工作学习和进德修业的根本,“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毛泽东,1917)。[1]如果失去了健康,将失去一切,“一旦身不存,德智则从之而隳矣”[1]。健康是个复合的概念,中医谓之为“平人”,即“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平人气象论》),意即“阴阳平衡、气血脏腑和调、形神统一、人与自然、社会统一”的平衡状态[2]。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定义为“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的完好状态”[3]。以后关于健康还有很多观点,但基本上认为健康是一个复合的、多维的概念,即健康的人,不单单是一个无病之人,而是一个完好的人。[4-13] 教育的目的则是培养人。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教育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14]。这个“完善”的人,和新健康观念中的健康的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目标,也是培养一个“健康”的人。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高级应用型人才[15],是未来中国各战线的生力军,其健康素养会影响到未来中国国民的素质。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是“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或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健康决策以维持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6],健康素养代表人的认知和社会技能,这些技能决定了个体具有动机和能力去获取和理解、利用健康信息,并通过这些途径能够促进和维护健康。[17]健康素养水平对于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在针对糖尿病、艾滋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的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素养较高的人群比健康素养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控制住病情的发展,并影响到服药或治疗的连续性、住院频率、就医费用、死亡率等[18]。相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