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创富的秘诀其实是捐赠.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巴菲特创富的秘诀其实是捐赠   早期的巴菲特在慈善捐赠上其实很吝啬。可是在2006年,他竟然在身体健朗的情况下,为公益事业一举捐出了惊人的370亿美元(他所有财富的 85%)。除了时机(自身正值盛年)和规模(有史以来世界之最)外,捐助的方式和动机也透着发人深省的魅力。   在“市场”的驱策下,绝大部分人都以追求钱财为标的物,也以钱财的多寡来评判竞争的成效。   寻找首富继续赚钱的理由   前后这几辈人,受到社会和经济的转型的压力和摩擦,总不免会向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提出些质疑。一位老知青朋友,下海成功后曾描述他当时的致富驱动力。由北京插队到陕北,他曾牧羊数年,在与当地的小羊倌沟通时受到了撼动。小羊倌说自己劳作辛勤是受着一种憧憬的指引:多放羊-多卖羊―多赚钱―娶媳妇―多生儿子。朋友问,儿子长大后又如何呢?回答是:再多多地牧羊和卖羊。我的朋友由是感叹,自己断不能如是,必须力求突破。如今的他,已拥有企业若干、房产多间,很多人在为他“牧羊”。然而,他又在替谁“牧羊”呢?   另有一则故事,是德国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伯格的一个短篇,常常被收入文集(虽然不是伯格的原创)。说的是一位金融家备受业绩的逼迫,周末到海边透一口气时,遇到一个渔夫在晴空下睡懒觉。金融家感到不解,这不正是捕鱼的好时光吗?于是引发了一段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对金融家居高临下鄙视自己享受风和日丽的懒散,渔夫试图辩解,便故作好奇,请教金融家他努力拼搏的动机。在对话中发觉,金融家的模式也不过是:勤勉工作―职位提升―赚足够多的钱―购置房子车子―再努力工作求进步―赚更多的钱―购置游艇,逻辑似乎很圆满。可是渔夫接着问,买了游艇要干什么?金融家嘿嘿不答。绕了一大圈,不就是要享受和风丽日吗?和牧羊―生子―牧羊同样,似有殊途同归之趣。   市场化的强劲推动,人们不由自主地被席卷而去,加入“竞富”的大潮。出色的、灵活的、或运气好的先行富了起来。然而富到一定程度,就不免像小羊倌生了儿子,金融家买了游艇之后,不得不面对相似的问题。即使没有特蕾莎修女的德行,我想,一个人也总得回答这类问题。现成的答案有的是,生儿子还怕多吗?游艇之外阁下怕没地方花钱不成?各种渠道以最精美的图像、文字、音响,轰炸式地宣导人们,奢侈是如何的荣光,亿元豪宅、犬马名模,无不令人振奋,催人冲锋不止,难道还需要什么别的理由来质询有钱或赚钱的合理性么?   叔本华或克尔加特等不早就告诫过,别做在赤炭铺就的跑道上奔跑停不下来的光脚汉吗?人们大可以自慰说,这些哲人怪诞而不食人间烟火,难以与时俱进。可是,赚取或保卫钱财并非没有成本,投入往往过于高昂,殚精竭虑再多赚一块钱是否还划得来?或迟或早,无论是为了追求快乐还是为了支配他人(或其劳作),我们和富翁、渔夫一样,都得寻找赚钱和花钱的意义,及其限度在哪里。   巴菲特尤其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巴菲特出身小康,自认为天生善于理财,运气又好,得以一路赚来,积聚了756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这个数额超过了联合国不少成员的整体国力,在全球排名仅次于盖茨先生。巴菲特不但是世界首富之列中唯一完全靠金融投资发了财的人,据说还是首富之中唯一仍然朝夕操劳不息,孜孜赚钱不止的人,以他自己的话,是“乐此不疲”。反过来看,他的消费却很简陋,同一袭西服穿十几年,同一幢房子一住三十几年,买钟爱的可乐饮料时还不忘用折扣券买大箱的;他又明言把财富传给子女是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财富理念。   当一个人在为稻粱谋、为生计奔波、为子女学费筹划的阶段,赚钱本身的正当性就已然非常充分,并不需要依附在额外的目标上面。然而,聚集到了一定程度,财富就变得越来越重大,不是个人消费所能承担得了的,需要有更高远的目标来支撑,而实现这类目标的效率也需要以正当目标是否达成来衡量和检验。巴菲特经常讲的:“一件不值得做的事情,干得再好也是不值得的。”也应该包括这层涵义。可惜的是,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有效率的往往未必能够产生正当的效果。   聚集财富,却不为儿孙“牧羊”   聚集财富的意义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大课题,连专著都未必说得令人信服?我们这里要指明不过是,巴菲特确有值得敬仰的高卓之处。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笔者以为,巴菲特庶几可及矣。   和?@有余财的一般富人不一样,巴菲特打开始就表示他不会为儿孙“牧羊”,不考虑把财富留给子女,这得到了他夫人的完全赞同。巴菲特夫妇的理由是,遗产会使下一辈失去生活的热忱、做事的成就感,甚至丧失自尊和毅力而堕落。他们宣称,巨额遗产是一种“反社会”的错误,和自己的财富观念背道而驰。历史上看,富家子因骤富而淫逸而颓靡而沦丧可能已是通例:白得的巨额遗产过于沉重,子孙们往往难以承受。后裔虽说是基因相传,却未必有创业者的精力、毅力、智力,更不要说致富的激情、意愿、牺牲精神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