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网络谣言-国外经验和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治网络谣言-国外经验和启示

整治网络谣言:国外经验和启示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谣言等社会问题,既有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对公共事件的捏造。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也污染了网络环境,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令各国深受其害。整治网络有害信息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为防止网络谣言的滋生和蔓延,各国普遍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网络信息管控体系,其成功经验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尊重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虽然被列入大多数国家宪法,但并不意味着人们的言论不受制约。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他人声誉或公共安全,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就会受到法律制裁。网络不只是虚拟空间,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是现实生活的延伸。 一、国外网络谣言整治经验 1.完善机构设置,加强管控力量 美国有着当今世界最成熟和最有效率的互联网监控和管制措施,美国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等部门均设有网络安全监管机构,白宫还成立了网络安全办公室。联邦政府多个部门则通过社交网络监控中心对网络论坛、博客、留言板等进行监控,政府还鼓励并资助一些社会团体和志愿团队维护网上秩序。?英国的网络信息管理机构是“网络观察基金会”,该机构成立于1996年,负责互联网有害信息的治理工作,不仅全天候接受对有害信息的投诉,并安排专人对被投诉的信息进行评估,违法信息交给警方处理。2003年,英国政府成立通信办公室,负责网络、广播以及通信的监管工作。另外,英国从城市到社区的一些民意机构也具有网络信息管理的话语权,在辖区内若发现“不合适”信息会建议网站删除。澳大利亚网上有害信息治理是政府主导,政府将原有的广播管制局和电信管制局合并,成立了传播和媒体管理局,全天候监控网络不良信息,并鼓励公众举报投诉。该机构逐户发放过滤软件,故澳大利亚垃圾邮件相对较少。新加坡在互联网信息管理中,通过立法约束、行业规范、打击封堵、舆论引导、公民自律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理,探索出一套应对网络谣言的有效措施。新加坡的传媒发展管理局专门负责网络管理,政府制定的《广播法》规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和其他拥有的网站,都必须向传媒发展局申请许可证,保证遵从政府颁布的《互联网操作规则》。政府还要求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互联网内容供应商负有屏蔽、封堵某些特定网站、信息和言论的义务。对网络谣言会及时查处,严重造谣的还会被以诽谤罪起诉。德国政府对待“破坏国家民主秩序”的网络言论从不手软。德国政府主要是内政部下属的联邦刑警局和家庭部下辖的“青少年有害媒体审核署” 负责网页内容审核。2009年,德国政府要求谷歌公司提供网络用户资料或屏蔽特定网页达到了199次,在全球数量仅次于巴西。日本通过行业协会发布防止谣言传播指令。日本是注重行业协会组织的国家,各企业都要加入到行业所在的协会之中,并听从各行业协会的指令,行业协会大都归总务省管辖,总务省通过对行业协会发布通知,从而间接管理电话、电视、网络等,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该办公室负责维护网络信息内容标准,加强对非法内容的监管,并推动建立分级和过滤系统,以帮助网络终端用户选择网络内容。 2.完善网络立法,净化网络信息 各国均制定了较完善的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以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对网络谣言予以惩处。美国是最早为互联网立法的国家,其有关互联网立法的重点是规范互联网管理中的版权、域名管理、成人网站管理和儿童互联网权利保护、垃圾邮件、电子邮件骚扰、对公民互联网通信监控等。在联邦立法方面,主要有《电脑犯罪法》、《电信法》、《1998年数字千年版权法》、《通讯正当行为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反垃圾邮件法》、《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等约130项相关法律、法规。美国各州、市也相继通过相关法规,对网络传播内容加以规制。法国法律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种族歧视、损害他人名誉、侵害他人隐私、鼓动和推介反社会道德、不实广告宣传等行为,均要受到法律制裁,最高可被判处3年徒刑和4.5万欧元的罚款。问责制是德国政治体制的核心理念,德国自1997年起在《民法典》和《刑法典》框架内逐步建立了涵盖11类法律的互联网法规体系,以规范互联网秩序。德国《信息自由和传播服务法》明确规定,网络服务业者对非法内容传播负有法律责任。在普通法律延伸适用方面,德国《刑法典》、《民法典》、《信息自由法》、《公共秩序法》、《电信服务法》、《电脑服务数据保护法》、《防止对青少年有害信息传播法》等多部法律,均有与网络言论问题相关的条款,直接适用于网络谣言管制。在印度,颁布的《信息技术法》内容涉及刑事诉讼、行政管理等。2008年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后,对该法进行了修订,规定对在网上散布虚假、欺诈信息的个人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韩国《电子通讯基本法》严惩危害公共利益的虚假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