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平利县水土流失现状和治理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平利县水土流失现状和治理对策

浅议平利县水土流失现状和治理对策   [摘 要] 水土保持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最终目的是保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是河道治理的根本,是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源头和基础,是与水资源管理互为促进、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如何进行水土保持,结合平利县实际,提出治理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成因 对策 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1 平利县位于陕西省南端,大巴山北麓,界于北纬31°52′~32°37′,东经109°~109°35′之间,东连湖北竹溪县,南与镇坪县和重庆市城口县相接,西连岚皋县,北与安康市、旬阳县相邻。国土总面积2627平方公里,辖11个镇190个村,总人口23万人。森林覆盖率67.6%,地貌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 1、水土流失现状 截止2009年底,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339.32km2,占国土总面积的50.98%。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203.24km2,占总流失面积的15.17%;中度728.55km2,占总流失面积的15.17%;强度266.72km2,占总流失面积的19.91%;极强度107.80km2,占总流失面积的8.05%;剧烈33.01km2,占总流失面积的2.46%。水土流失侵蚀模数为3567吨/平方公里937万吨,属中度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主要成因 (一)自然因素 (1)降雨充沛、暴雨频繁。平利降水比较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958.5mm,但时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的68.8%。降水主要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强度大,雨力强,土壤含水饱和后,容易造成山崩和塌方,加之暴雨发生时来势猛、强度大,顿时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区河沟狭窄,雨水一时来不及排泄,便泛滥成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2)山高坡陡,生态脆弱。县境内多高山,山高、坡陡,是促成水土流失的因素之一。生态环境较脆弱,林种、树种和龄组结构不尽合理,生态环境较脆弱,森林植被一旦破坏,就造成水土流失,且难以恢复。 (3)地表组成物结构松散。我县岩层种类较为复杂,主要为石灰岩、绢云母片岩、石英岩等,由此发育而来的土壤,风化作用强烈,结构疏松,胶结力弱,一旦覆盖地表的草植被遭到破坏后,在多雨的气候条件时,在水流作用下发生水土流失。 (二)人为因素 (1)陡坡垦种。山区人均耕地少,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陡坡垦种较严重。特别是80年代后期,开发山地资源规模较大,山区坡陡,建园标准低,缺乏水土保持措施,管理粗放,导致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 (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不完备。矿藏资源丰富,其中贮量较多的重晶石达2800万吨,居亚洲第一。其次为煤、大理石等,另外还有铁、铜、钨等多种金属矿。由于部分矿点、采场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剥离表土,造成大面积地表裸露,废弃土、石、矿渣随意堆倒,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治理对策 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合理调整流域山、水、田、林利用结构,充分利用流域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合理配置,综合治理。一是重视溪沟整治。通过对小流域内的溪沟整治,加固河堤,保护河边基本农田,促进山上退耕和治理成果巩固,有效提高了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二是注重坡面水系。在坡改梯工程实施中,配套排灌沟渠、蓄水池窖、沉沙凼等坡面水系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三是注重生物护埂。在田埂大量栽植桑树、金银花和黄花菜,既有很好的保水效果,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群众经济收入。 (2)坚持综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一是将经济果木林建设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发展优势产业,拓宽农民收入来源。二是在建设基本农田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三是将 “山、水、田、林、路、园、村”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促进了文明新村建设,提高了防治成效。 (3)加快能源替代、生态移民步伐。在强化封育管护措施的同时,注重农村生活能源替代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沼气灶、节柴灶,积极实施“以电代柴”,促进封禁管护。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有效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另外对一些生存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极端困难的高山区人口,采取生态移民措施,也有效加快了生态自我修复的步伐。 (4)抢抓机遇、突出重点。2012年6月,国务院批复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县规划治理水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