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荞地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荞地乡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荞地乡 推荐单位:四川省凉山州环保局 2009年以来,荞地乡党委政府按照西昌市委、市政府的生态市建设工作安排,动员一切力量,重点实施了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乡镇创建工程。通过近五年的生态乡镇创建,全乡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低碳、生态环境的核桃产业初具规模, 2011年被四川省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2013年被环境保护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 一、基本情况 荞地乡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西南部,距西昌城区52公里,素有西昌市的“金边银角”之称。全乡幅员面积128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2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7163人,主要生活着彝、汉、藏、苗等多种民族(其中,彝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5%),以农业、畜牧业、林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已形成规模种植的主要有核桃、荞麦、烤烟、地膜玉米等,是西昌市的核桃大乡,2012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617元。 二、环境情况及成果 (一)人居环境改变 重宣传,齐参与。充分利用各种会议、标语、电子显示屏、宣传专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宣传形式,深入宣传环保知识,努力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筹建6个农家书屋,方便群众借阅,提高了群众的综合素质;与中国电信、移动等单位合作,促使手机、固定电话、互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进村入户。 改变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由于受自然条件及居住环境影响,大部分彝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甚至有人畜共居现象。在创建工作中,政府投入大量专项资金,帮助村民改造厨房、院坝、畜圈、厕所和入户道路。争取扶贫资金440万元,实施了275户“D级”危房改造,有效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购买十多辆垃圾清运车,添置大量果皮箱、垃圾桶,各村聘请保洁人员长期保洁,做到垃圾及时清运,按照“户集、村收、乡运、市处理”的模式,建立起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全乡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在场镇区建成一个日处理6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站,修建氧化塘近百口,沼气池121口,污水横流现象得到有效整治。 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经过多年实施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荞地乡的林区面积达144757亩,改变了全乡树种单一的状况,云南松、华山松、桤木、云杉、马尾松、青杠、杜鹃等数十种,建成了针叶林和针叶混交林;经过多年野生动物保护宣传,麂子、獐子、野猪、锦鸡、松鼠等十多种动物也回归山乡。 加强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硬件上改变人居环境。每年坚持实施全乡6个村27个村民小组道路(50多公里)的保畅通工程,建成64公里的产业通道和农村通达工程(其中,硬化8公里),实现了组组通车道、路路皆平坦;安装了太阳能节能路灯126盏,实现了场镇区的亮化;筹资约50万元,实施绿化工程,美化了场镇区。 依托民俗文化增加农民收入。先后投资近200万元,对区域内建筑物进行风貌打造,绘制各类民俗特色图文,突显民俗文化;依托核桃产业,扶持发展彝族特色农家乐,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二)生态田园建设 为保护环境,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确定并实施“核桃突起、荞麦扩展、畜牧创新” 的生态田园经济建设战略目标,逐步减少甚至淘汰与生态环保有冲突的产业,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低碳、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核桃产业”。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重点从核桃种植规模和品牌上下功夫打造核桃产业。一是分三步走全力扩大优质核桃种植面积。第一步是采取高枝嫁接换种改良当地铁核桃;第二步是动员农民在适合核桃生长地域的荒山、荒坡,房前屋后大量种植核桃实生苗,约3年后嫁接成优质核桃;第三步是动员农民在适合核桃生长地域的耕地中种植优质核桃嫁接苗。截止2012年底,全乡农户已种植核桃50余万株(其中,投产约5万株),实现产值300余万元。二是在工商部门注册“金荞地”商标和申报3万亩“金荞地”核桃绿色产品认证。三是分别于2012年、2013年成功举办两届“中国·西昌金荞地核桃节”,努力扩大金荞地核桃的社会知名度。四是与台商取得初步意向,构思核桃产品的深加工。通过以上不懈努力,预计在3至5年后荞地乡核桃产业产值近亿元,必将成为全乡农民增收的低碳、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种植无公害作物,发展绿色食品。引导农户推扩种植无公害小麦、荞麦、玉米、绿色马铃薯、绿色食品芦丁香菜等,改变传统落后的种植方式,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良性发展。现已在荞地乡高山村建成凉山知名企业正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苦荞原料基地。 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发展生态畜牧养殖。充分利用地处山区、海拔高(辖区内平均约2200米)、光热资源丰富、适合养殖业发展、远离城区和20公里范围内无工业企业的特点,引导农户发展原生态(不喂或少喂饲料)猪、牛、羊和鸡等畜禽养殖,以味美、绿色无污染、高品质的畜禽产品获取市场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优质放心的食品。 三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