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家庭视角看儿童少年心理健康课件
(三)家庭系统 1、家庭系统的特征 (7)信息反馈控制系统:系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同时追求平衡的目标而对外部力量做出反应。系统借以维持稳定状态同时又监控它达到某种目标的努力的调节机制被称为反馈。 在任何自我调节的系统中,这种自动控制装置(血压控制,恒温控制器)有助于激活维持系统稳定和确保动态但稳定存在的内部相互作用过程。反馈回路有助于缓和过度的波动,因而维持并延长系统的生命。 所有家庭在经过其生命周期的转变时都或多或少受到损害,无一例外。周期性的失衡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反馈回路就会被激活以起到恢复稳定或者升级冲突的作用。 (三)家庭系统 2、家庭子系统(家庭常见人际关系) (1)家庭子系统的定义和内涵:也称为家庭次系统或亚系统,是由家庭中的一个人、两个人或更多人组成的家庭中的小集合。一个家庭通常包含一些共存的子系统。 (2)家庭常见人际关系 夫妻关系 亲子关系 手足关系 婆媳关系 (三)家庭系统 3、家庭边界 (1)家庭子系统的边界 (2)开放和封闭的家庭系统 (3)家庭和其他社会系统(如学校) 4、家庭弹性 (1)家庭弹性亦即家庭复原力:在面对不幸、威胁、创伤或危机时,所有家庭都有成长和修复的潜能,这也称为家庭的弹性或家庭的复原力。 (2)家庭弹性对家庭发展的意义 患者-家庭-解决问题的系统 成员A 成员B 成员C 成员A 成员B 患者-家庭-解决问题的系统 成员A 成员B 成员C 系统:个体-家庭-社区-亚文化-文化 宏观系统 -文化及亚文化 外观社会系统 -社会制度 中观社会系统 -个人关系网络 微观社会系统 -面对面直接接触 生物机体 ——赵旭东 患者-家庭-解决问题的系统 成员A 成员B 成员C 治疗师 内 容 一、家庭概述 二、家庭心理健康的系统观 三、家庭系统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家庭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家庭系统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遗传的因素 父母的个人因素与条件 父母的性格、心理背景与心理要求 父母本身的心理发展与准备 父母自己的夫妻关系与婚姻情况 祖父母或其他人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父母的个人因素与条件 父母的文化水平 父母对子女成长心理的了解 父母的健康情况 父母的职业、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 父母的性格、心理背景与心理要求 父母的个人性格与气质 父母本身小时候被养育的经验 父母对自己子女的要求与期待 父母本身的心理发展与准备 准备阶段 抚养阶段 管教阶段 教导阶段 协助阶段 善诱阶段 分离阶段 父母自己的夫妻关系与婚姻情况 夫妻的婚姻关系是否美满 夫妻相处合作与配合的情况 离婚、再婚、丧偶的影响 祖父母或其他人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代家庭与子女的养育 上下代对养育子女的观念与方式 老人家对孙子的心理与态度 保姆或亲戚代为养育的情况 社会环境对养育子女的影响 内 容 一、家庭概述 二、家庭心理健康的系统观 三、家庭系统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家庭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家庭中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要整体性、阶段性地呵护孩子心灵成长 父母要照顾自己的心理卫生 父母要兼顾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 配合社会文化的变迁而适应亲子关系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单靠生物本能与民俗经验去养育下一代是不足够的。 从历史的角度说来,我们人类自古以来,多数的男女都会结婚,并且生育与养育子女,传宗接代。过去的父母生了孩子,都会凭父母的生物本能,再加上参考祖父母上一代累积的养育子女的民俗知识与经验而去呵护孩子心灵成长;而且大致都还可以。可是现在的社会里,父母单单靠这样的生物本能与民俗经验去养育下一代是不足够的,还得好好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与临床上所获得的经验,以比较科学而进步的方法来呵护孩子心灵成长。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方面的成长,也要采用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才能养育出心理健康的下一代。 过去的人,不知道要运用卫生的知识来养育子女,结果,不少婴孩就活不下来,会夭折。但是现代的父母知道要给孩子打预防针,要给营养而又卫生的食物,要提供适当的躯体运动,多半的婴儿就多能长成为健康的孩子。不仅躯体的发展是如此,心理方面的成长,也要采用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才能养育出心理健康的下一代。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儿童心理学给我们所提供的最关键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的心理是随年龄的增长而按阶段发展的。 婴儿期(0-1岁) 幼儿期(2-3岁) 学龄前期(4-5岁) 学龄期(6-11岁) 青春期(12-17岁) 青年期(18-24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