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管理学讲稿第一章1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管理学讲稿第一章11

1.职能管理(主张将计划职能与操作职能分开) 2.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3.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 4. “第一流的工人” 5.工作定额原理6.标准化 7.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一、管理理论的初创时期(古典管理理论时期) (一)“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泰勒)(1856-1915) 《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出版 “经济人”假设 泰罗认为雇主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工人的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他们都是把经济动力当作唯一的动机。 第一流的工人 (1)“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是有能力做“第一流”工作的人; (2)“第一流的工人”必须愿意工作,而不是被强迫去做某种工作; (3)一般的工人可以被培训为“第一流的工人”; (4)“第一流的工人”必须干“第一流”的工作,做到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泰罗提出科学管理原理,使管理成为一门科学,一个专业, 泰罗的管理理论,提供了解决企业管理中两个重要的环节的方法 一是怎样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是怎样提高工人的劳力生产率 (二)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1841-1925) 《一般工业管理》1916年出版 1.对高层管理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应有所不同。 2.管理过程与生产过程不同。 3.提出了管理人员在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P6) 4.首次提出了管理工作的五大要素。 管理工作五大要素 控制 协调 指挥 组织 计划 (1)劳动分工;(2)权限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统一领导);(5)统一指挥;(6)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职工的报酬要公平;(8)适当的集权与分权;(9)等级系列与跳板原则;(10)秩序;(11)平等或公平;(12) 保持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集体(团结)精神。 B C D E F G A L M N O P Q 法约尔跳板原则 “法约尔跳板”原理:意指在层级划分严格的组织中,为提高办事效率,两个分属不同系统的部门遇到只有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时,可先自行商量、自行解决,只有协商不成时才报请上级部门解决。 概念 在贯彻等级制度原则中,为了使组织既能坚持统一指挥原则,又能缩短信息联系的路线,法约尔提出可以在需要进行沟通的两个部门之间建立联系的渠道,即法约尔天桥.通过这个法约尔天桥就可以使需要进行联系的两个部门取得联系,从而缩短相互之间信息沟通的时间,有利于企业迅速决策.但其中不利因素是会造成多头指挥的局面. 具体内容 A代表这个组织的最高领导,按照组织系统,F与P之间发生了必须两者协议才能解决的问题,F必须将问题向E报告,E再报告D,如此层层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到达P,然后P将研讨意见向O报告,层层上报到A,再经过B、C……最后回到F。这样往返一趟,既费时又误事,所以法约尔提出作一“跳板”,使F与P之间可以直接商议解决问题,再分头上报。  如果工长F想同工长P联系,他可以直接进行联系,而不用向上级报告(F通过E到A)以及按顺序A向下传递给P。但是这种联系只有等级中所有各方都同意而且上级人员随时都了解情况的时候才能进行,E与O同意各自的下属F和P直接联系,就“捍卫了等级原则”;F与P分别向各自的上级汇报了情况,“整个情况就完全合乎规则”。因此,“跳板”原则使得侧向联系可以迅速有效地进行,而且既不使路线负担过重,又维护了统一指挥原则、捍卫了等级原则。法约尔的等级制度倾向于所有的员工安排均有明确的等级机构,但他也意识到上下级之间存在沟通问题,因此,他也提倡适当的横向联系。 (三)组织管理之父-韦伯(1864-1920) 《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1910年著 他因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对古典组织理论做出杰出贡献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 1.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 2.组织应形成责权分明、层层控制的等级制度。 3.组织中应实行职责分工。 4.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以理性原则为指导,而不是个人感情关系。 5.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的规则和纪律。 二、管理理论的成长阶段(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理论时期) (一)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5年发表 构建理论来源:霍桑实验 第一阶段?1924.11-1927.4)“照明实验”、“福利实验” 第二阶段:1927.4-1932 (1)27.4-29.6对物质条件、福利、工资及管理等回素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做了一系列实验 (2)28-30“访谈实验”关于士气问题的调查研究 (3)31-32“群体实验” 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新型的领导在于通过职工“满足度”的增加,来提高工人的士气。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