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通许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河南省通许县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战国时期,某学派弟子以严密的纪律组成抗衡诸侯的民间组织,其代表人物认为,用竹木制成飞鸟的功用还不如能载五十石重车轴的销子。该学派是(  )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2.宋明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奉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理学哲学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其出发点和核心是(  ) A.强化儒家伦理道德 B.探究宇宙万物本原 C.吸收佛道思想精髄 D.实现儒学的哲学化 3.明末李贽提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抨击腐朽统治 D.反对权威崇拜 4.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一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这一记载(  ) A.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 B.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 C.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D.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 5.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6.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  ) A.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B.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D.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 7.有学者认为,《海国图志》是对西方侵略者作出的最积极回应,是近代中华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同时吹响了晚清军事向近代化迈进的号角。材料说明《海国图志》(  ) A.是一部军事科技专著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 C.使国人反侵略意识觉醒 D.具有思想启蒙的价值 8.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利用外国传教士、商人、船长和报纸编辑到镇口参观销烟的机会,询问各种鸦片、英国海军、汽船等情况;利用英船“杉达”号遇风沉没,受难船员逗留广州的机会了解英、美、土耳其等国的地理、文化知识。林则徐此举目的是(  ) A.促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地理知识 C.为反侵略的外交活动提供参考 D.从思想领域抵制列强的侵华 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10.1873年,唐廷枢辞去熟练、待遇极厚的买办,任困难重重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致张振勋信解释其原因称“观应前闻唐君景星云,伊昔年由沪返港,其船避风,(洋)船主限每客水一铁壳,约重一磅,日中解渴洗面均在内。唯船中有羊百余头,自然满桶水任其饮,待人不如羊,殊为可恨。”材料主要反映出洋务派(  ) A.因仇视洋人愤而辞职 B.具有振兴民族的担当精神 C.“商战”思想的影响 D.人权意识觉醒 11.20世纪初,梁启超发表多篇文章,重点围绕“公德”、“自尊”、“爱国心”、“独立性”、“自由观念”等进行了探讨。梁启超发表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批判封建伦理旧道德 B.强调维新变法的重要性 C.增强国民的公民素养 D.为建立民国作思想准备 12.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 A.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 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13.在晚清青年一代的阅读目录中,立宪机关报与革命机关报一起出现是很常见的事。胡?适指出二十世纪初年梁启超先生“虽不曾明白提倡种族革命,却在一班少年人的脑海里种下了?不少革命种子”。材料反映了当时青年(  ) A.认清了立宪与革命的本质不同 B.积极宣传各地各类报刊信息 C.通过立宪宣传形成了革命思想 D.并未将立宪与革命绝对对立 14.冯桂芬说:“以中国之纲常伦理,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同时代的郭篙焘认为,“泰西富强,具有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qing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