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摩擦力的教学设计与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8卷 第2期 技 术 物 理 教 学 VoLl8N0.2 2010年6月 TECHNICAL PHYSICS IEACHING JuIL2O1O 静 摩 擦 力 的 教 学 设 计 与 反 思 陈桂莲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550008) 静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 (4)体验应用、巩固新课. 教学中有代表性的一个难点,突破这个难点, ⑤教学时数:45分钟. 搞好本节课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分析习惯,提 2 教学实录 高运用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发展 [实验 1](演示设疑、辨析正误、引入新 学生的思维是有其独特功效的. 课,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将 1 教学设计 ‘ 甲、乙两本 《物理》课本的书页依次叠在一 ①本节课的教学 目的 起.压一下书后,提起 乙书,甲书没有从乙书 (1)在物理知识方面:知道静摩擦产生 中滑落.请一男生尽其力拉两 书背,也不能 的条件,掌握在简单情况下从二力平衡条件去 在乙书中拉动甲书.引导学生分析,甲书不能 判断静摩擦力是否存在;知道静摩擦存在最大 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值,其值由两物体间的压力,接触面的材料及 教师:乙书把甲书夹紧了的意思是甲、乙 粗糙程度决定;知道静摩擦力在生产技术中的 两 书页间互相挤压,产生了较大的压力.我 应用. 们知道压力是弹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静摩擦 触面的,与甲书受到的拉力方向垂直;这两个 力产生的条件及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 力不会平衡.因此,说 乙书夹紧 甲书,阻碍甲 括、分析综合的能力. 书被拉动的话,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不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学,在分析物 对的.所以,使 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 体所受静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 原因,是 甲书受到一种不同于重力和弹力的力 因素和无关因素,总结出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作用,这是一种同学们还不认识的力,叫做静 ②重点、难点分析 摩擦力.它是摩擦力的一种.静摩擦力有什么 (1)重点是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 性质?这是我们今天要着重讨论的问题. 和规律. (板书)第二节摩擦力 (2)难点是学生误认为静摩擦力是一个 教师:(分散难点、各个点破、进行新课 大小不变的力,不会确定最大静摩擦力. 教学)摩擦力是发生在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③教具 方木块、圆筒测力计、泡沫塑 之间,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起动或阻碍相对运 料、细轴绞车、长直木板、大砝码 (学生实 动进行时的力.它分为静摩擦办和滑动摩擦 验用),光滑的筷子,刻有花纹的塑料筷子,力.在实验 l中,阻碍甲书被动拉动的力,是 装有缝纫机油的玻璃杯、钢球、教材. 产生在相对运动发生之间的起动过程中,两相 ④教学方法应用 对静止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教师 (1)演示设疑、辨析正误、引入新课. 边讲边演示)如果两书页的交叠次数不多, (2)分散难点、各个击破、进行新课教 稍用力就能从乙书中拉动甲书.此后,阻碍拉 学. 出甲书的力,是产生在 自刚发生相对运动起及 (3)把握概念、点拨思维、推进认讽 其起动后的相对运动过程中,这两物体之间的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