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感染性腹泻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pptVIP

北京市感染性腹泻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感染性腹泻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ppt

北京市感染性腹泻流行情况及防控策略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地方病控制所 提纲 感染性腹泻基础知识 近年感染性腹泻流行情况 我们开展的工作 2011年度低年龄组感染性腹泻发病率 2008年4月至8月25日 43个州报告了1442例实验室确诊病人 加拿大报告5个病例 即使在美国确诊病人仅占发病人数的3% 青壮年居多 至少有286人住院治疗 一名80岁的病人死亡 另有一名60岁癌症病人死亡,该感染可能加速了他的死亡。 疫情发现过程 2008年6月2日,美国CDC报告,9个州报告70例圣保罗沙门菌感染病人 2007年同期,全美国仅报告了3例圣保罗沙门菌感染病人 监测系统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FoodNet)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PHLIS) 细菌分子分型国家电子网络(PulseNet) 国家肠道细菌耐药性检测系统(NARMS) 暴发调查 3起聚集病例进行综合性调查发现, 一起显示与进食新鲜西红柿和辣椒有关 两起显示仅与新鲜辣椒有关 自2份辣椒样本中分离出了与暴发菌株有相同DNA指纹图谱的圣保罗沙门菌菌株。 美国FDA的实验室采自得克萨斯州的批发中心 科罗拉多州公共卫生实验室采自病人家冰箱中 美国FDA在墨西哥农场的Serraon辣椒和水标本中分离出了与暴发菌株有相同DNA指纹图谱的圣保罗沙门菌菌株,该农场生产的辣椒有送往得克萨斯州的批发中心 溯源 食品溯源调查异常艰难 回忆、忘记 一道菜中通常包含多种食物成分 ,许多食物常常是同时食用 。这些食物成分与发病的联系常常都有统计学意义 很难获得与暴发相关的、病人食用的易腐的或新鲜的食物样本 美国花生酱鼠伤寒沙门氏菌 2008年9月1日-2009年1月16日 43个州 529例实验室确诊 116入院治疗 8例死亡 早期发现过程 2008年11月10日, PulseNet发现来自12个州的13株沙门氏菌有较罕见的DNA指纹图谱 2008年11月25日,菌株增加到35株,CDC介入调查 2008年12月2日,41株和上述35株具有极其相似DNA指纹图谱的菌株被关注。 两种菌株合并进行下一步调查 至2009年2月22日,发现651例,来自43个州,与此感染相关的死亡8例 疫情提示 暴发模式的变化 集中暴发-局部散发、总体暴发 早期预警监测系统的重要价值 实验室确诊病例的重要性 多地区联合建立相关数据库的重要性 北京市没有沙门氏菌暴发? 防控策略 目前 发病率高——改善环境,健康教育 病因不明——病原学监测 将来—— 疫情发现 疫情处理 传染来源分析 2002~2011年北京市痢疾报告发病率 痢疾诊断符合率变迁 2011年北京市痢疾杆菌血清学分型 志贺菌耐药情况 抗菌素名称 耐药率(%) 萘啶酮酸(NA) 100.00 萘啶酸(NAL) 100.00 利福平(RD) 100.00 氨苄西林(AMP) 92.31 磺胺甲噁唑(SXT) 90.00 庆大霉素(CN) 84.62 头孢噻吩(CFT) 66.67 复方新诺明(SMZ) 66.67 头孢唑林(KZ) 23.08 阿莫西林(AMC) 15.38 头孢噻肟(CTX) 15.38 氧氟沙星(OFX) 15.38 先锋霉素/头孢噻吩酸(KF) 10.00 环丙沙星(CIP) 7.69 诺氟沙星(氟哌酸)(NOR) 7.69 2011年主要致病菌病原谱构成 检测阳性率:20.3%,前三位病原副溶血性弧菌(138株,24.7%)、志贺菌(101株,18.1%)、 沙门菌(101株,18.1%)、致泻性大肠杆菌(53株,9.5%) 、气单胞菌 (31株, 5.6%) 2010-2011年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病毒性腹泻:全国疫情形势 2010年全国哨点医院监测结果显示: 因腹泻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主要因A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平均检出率为37%; 诺如病毒的阳性率为17%,部分省份诺如病毒成为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 星状病毒、腺病毒检出率均为2%。 2009~2011年,全国共报告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16起,均为诺如病毒感染。 我国小于5岁儿童中每年引起1300万人次腹泻; 其中250万需要门诊治疗; 23万人需要住院; 造成1-6万死亡; 婴幼儿 HRV腹泻的医疗费用和家长的误工陪护造成的巨大经济负担,每年全国约损失8亿元。 轮状病毒疾病负担 北京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监测 散发性腹泻(2011.4~2011.12) 1)5岁以下:604,235(38.91%) 轮状106(17.55%);杯状116(19.20%) 肠道腺病毒27(4.47%);星状17(2.81%) 2)肠道门诊:1663,382(22.97%) 轮状139(8.36%);杯状252(15.15%) 开展工作 细菌性痢疾:病原学

文档评论(0)

lzhlm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