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章姓氏.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章姓氏

第四 、“姓氏”文化 推测姓氏来源 司马迁的后代为何不姓司马 诸葛亮本姓“葛” 在陕西省韩城县续村,居住着许多姓同或姓冯的家族,每到清明时节,他们成群结队来到太史公祠,为先祖司马迁扫墓。那么,这些司马迁的后代为何不姓司马呢? 这得从司马迁因“李陵事件”惨遭宫刑谈起。刑余之人,本不欲生,但为了完成先父的遗志,为后人留下一部信史,司马迁忍辱负重,在困厄潦倒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学兼文学巨著《史记》。《史记》据实而录,在肯定汉武帝的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他“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汉武帝对此勃然大怒,将《史记》的手稿付之一炬。 司马迁有一个好友叫任安,因“戾太子事件”被斩。狱吏在搜查其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司马迁写给他的书信,信中直述了自己蒙受奇耻大辱之后还顽强活下来,就是为了著述《史记》等等。汉武帝见书信后大怒,加上一伙对司马迁不满的宠臣趁机进谗言,司马迁终被迫害致死。 悲痛欲绝的司马夫人为了保存《史记》,冒险让两个儿子身藏副稿,逃回故乡韩城。临行时,司马夫人泪流满面的对儿子说:“儿啊,你们一路小心,快快逃回家乡,将你们父亲的著述深藏龙门山中,以实现你们父亲的遗愿,留信史于后人。临儿,从今以后,你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观儿,你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你们要互爱互助,让司马氏后继有人。”两个儿子含悲应允。 南朝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注《三国志诸葛瑾传》时说诸葛瑾“其先葛氏”。唐代史学家刘知畿在《史通·曲笔》中说:“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无疑应该同姓。 有人说“葛亮”是诸葛亮的省称,这个不符合省称惯例的,如不可能将“司马相如”省称为“马相如”。 那么,“诸葛”之说又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诸葛亮的祖先是山东琅岈诸县人,后来迁到琅岈阳都,而阳都姓葛的人很多,为了区分本地的葛姓和从诸县迁来的葛姓,就在从诸县迁来的葛姓前面加了个诸字。久而久之,就约定俗成,承认了“诸葛”这个复姓。 (一)名。 《说文》:“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商代崇尚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名。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 中国人的名 春秋时期命名有“五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战国时命名有“六不”:(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 除遵守“五则”、“六不”外,还有禁忌。如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 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 唐宋时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个循环。 明清以来,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 民间命名习惯约有以下数种: 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张益(一)张耳(二)张山(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二、名、字 1、名: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 2、字: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行笄礼),选来宾取字。 3、名、字关系: – 同义近义:屈原,名平;宰予,字子我;诸葛亮,字孔明;颜回,字子渊…… – 反义:曾点;字皙。 – 来源于典故:赵云,字子龙;于谦,字廷益。 4、古代尊对卑称名,卑自称名,卑对尊或平辈称字。 5、名、字连称,可按(姓)字名顺序:百里孟明视 中国人的名、字 三、号 1.别号(亦称别字)是名、字以外的别称,与名字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2.后来有人认为称人名字号均不尊,故称官爵,称籍贯。 3.谥号: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据他们生平行为给的一个称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