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菌侵染过程地组织学研究.PDFVIP

小麦纹枯病菌侵染过程地组织学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纹枯病菌侵染过程地组织学研究

菌 物 系 统 18(3】:288--293,】999 co s m Ⅱ 一 小麦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组织学研究 刘雪梅 肖建国 , f 2』 (西南农业大学植物生态病理研究所 重庆40071 6) S 2 摘 要 本文报道了小麦纹枯病菌(Rhoctonia cerealis)侵染小麦的过程 病菌在穿透寄主 之前产生侵染垫 菌丝圈以及形态简单的单附着胞等侵染结构 由侵染垫基部菌丝或附着胞 产生的侵染菌丝直接或通过气孔侵^寄主,也可见菌丝直接侵人寄主 菌丝侵人寄主表皮后 迅速在受侵细胞内呈阿状扩展,并直接穿透毗邻细胞壁,向其它细胞纵横扩展,受病组织出现 细胞变形、变空,接近菌丝的质膜发生质壁分离,质膜断裂:叶绿体变形 变小或接近消失,类 囊体被破坏,叶绿体内嗜饿颗料减少或无 线粒体解体等系列组织病变, 关键词韭 —R]~izvctonia—.cerealis 乡 杠. 穗 中罔分类号 Q939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t007—351 5(1999)03~1288—0293 近年来,随着小麦生产的发展.高产品种推广应用,相应耕作制度的变化,高肥水、高密度集约化载培 程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在国内各产麦区发病面积逐年增大,为害日趋严重,成为限制小麦高产稳产的重 要障碍园子。由于该病的发生历史较短,虽然在病原分类鉴定、流行学因素分析、防治技术等方面已有不 少研究报道[黄光明等(】985),李华荣(1988),石明旺等(】997),王玉正等(I 997),肖建国等(1 989)】,但总 的来看研究工作尚不全面.不少问题有待深人,特别是对病害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还薄弱 本文报道了 该病病原菌侵染过程的组织学研究结果。 l 材料与方法 1A 材料 1.1。1 小麦品种:81—742I高感小麦纹枯病,由西南农业大学黄元江副教育提供, l。1.2 病菌菌种:Rhizocotonia c-erealis V.Hoeven自西南农业大学农场麦田病株上分离、纯化,通过 做菌丝融合群和致病性测定获得 1.2 方法 1.2.1 将小麦种子播于塑料桶内,按常规方法在20C温室中培养,待小麦长出叶鞘后,将在PDA上生长 的新鲜病菌菌块置于叶鞘内侧培养。从接种开始,每隔24小时连续取拌,获得小麦叶鞘受病组织 以不 接菌的健康麦苗为对照 1.2。2 洋葱内表皮摸拟实验: 参照商鸿生(1990)等人的大葱叶鞘内表皮摸拟实验方法。将洋葱内表皮切成小片(3 x 4cm)井保存 于70%的丙酮液(4C),两星期后取用。取用时用无菌水冲洗干挣。将洋葱内表皮置于中央滴有PDA的 载玻片上,病菌置于PDA上,在20C下保湿培养。每隔l2小时连续取样。样片用冰醋酸和95%乙醇的 等量混合液固定 5分钟,再以O 5%棉兰染液染色2O分钟,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现在中科院成都文献-青报中心工作 l998-0卜20收原稿,1998-06一l6收修改稿 转载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3期 刘雪梅等:小麦纹枯病菌侵染过程的组织学研究 289 1.2.3 叶鞘病组织整体透明法观察病菌侵染过程:按Shipton&B rown【I 962)等人描述的方棱, 1.2.4 用扫描电镜观察病菌侵染结构:病苗样品用4%戊二醛固定,随后脱水.干燥处理按常规方法进行 f吴帮承等【I 993)1 样品于日立一$450扫描电镜下观察 1.2.5 遥射电镜法观察受病寄主组织中寄主与病菌细胞超微结构 病苗样品处理按常规方法进行[林安钧【】989)1 样品经戊二醛和饿酸双重固定后,系列丙酮脱水, Epoin81 2树胶包埋,样品切片用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染色后于H600I型透射电镜下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洋葱内表皮模拟侵染实验中病菌的侵染结构 病菌在洋葱内表皮上产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