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名词解释简答.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个人所得税名词解释简答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特点: (一)分项课征、分项定律。 我国个人所得税将个人的各种所得分为11项,分别适用不同的费用扣除规定、不同的税率、不同的期限,采用不同的计税方法。 (二)费用扣除较宽。 由于我国个人的收入属于较低水平,而且费用的开支项目多,所以,税法本着从宽、从简的原则,采取定额或定率两种方法扣除法定费用。 三)计算简便 个人所得税的法定费用采取总额扣除法,免去了对个人实际生活费用支出逐项计算的麻烦,使计算较为简便。 类型 1.征收对象为标准分为:选择性所得税预包罗性所得税 2.计税方法为标准可分为三种类型: 1)分类所得税制。是将所得按其来源分为若干类型,就每一所得分别按照比例税率征税。在征收上采用源泉课征法。 其优点是能够控制税源、防止偷税等; 缺点是不能充分体现纳税人的纳税人的纳税能力。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用之 。 2)综合所得税制。是综合纳税人的不同来源的所得进行课税。在征收上采用申报法, 其优点是能够充分体现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缺点是不能源泉控制,防止偷漏税款难度较大。 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是就纳税人有连续来源的各类所得,按比例实行源泉课税,再对纳税人全年各种来源的所得,总额达到某一定额以上的综合课税。它既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也有利于防止偷税等行为的发生。 作用 正确处理政府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实现政府的经济权益,稳定个人的税收负担。 缩小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保持经济的稳定。 纳税人 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等。 征税对象及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税金)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全年承包承租经营收入总额-每月3500×12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稿酬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方法与劳务报酬相同 应纳税所得额:同上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20%×(1-30%)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同上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不得从收入额中扣除任何费用。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财产租赁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 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 = [每次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 ×(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或10%) 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偶然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偶然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 扣除捐赠款的计税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捐赠扣除限额=应税所得额×30% 允许扣除的捐赠额=实际捐赠≤捐赠限额的部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允许扣除的捐赠额)×适用税率 税率 适用比例税率20%: 稿酬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转让所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